艾布拉姆的生态语言观与生态批评中的语言基本问题
本文关键词:艾布拉姆的生态语言观与生态批评中的语言基本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艾布拉姆 身体现象学 生态语言观 生态批评 语言基本问题
【摘要】:艾布拉姆在梅洛-庞蒂哲学基础上提出的身体现象学语言观认为,自然是有语言的,语言是所有生命现象和整个感知世界的表现,语言与自然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关联。口头语言保留了语言与自然的联系,文字的出现把二者的距离拉开了。语言发生于人对世界的具身参与,奠基于相互渗透的知觉现实,如果让语言的意义保持在感觉的诗意的生命深度中,维护书写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连续性,人类是不会通过语言把自身与非人类世界区分开的。艾布拉姆的语言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中心主义"和"分离主义",反对把语言视作人类的专有财产、抽象的规约结构、既与内在自然也与外在自然无关的约定的空洞的形式系统,致力于通过语言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联系与和谐共生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语言观"。这种生态语言观,对西方生态批评中语言基本问题的提出产生了激发性、先导性和范型性影响,对当今生态批评和生态诗学的语言基础建构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
【关键词】: 艾布拉姆 身体现象学 生态语言观 生态批评 语言基本问题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语言学与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项目批号:1213ZW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
【正文快照】: China).She is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the western aesthetics,linguistics and poetics,comparativestudies o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ry theory,ecolinguistics and theory of art.Email:sszhaoky@126.com在当今西方的生态批评、环境批评、生态诗学等生态文化研究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蓓;生态批评研究考评[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2期
2 朱桂成;;生态批评的批评“生态”[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李晓明;吴承笃;;当前国内文艺与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赵岚;程亮;;“生态批评”及其研究方法的探讨[J];当代文坛;2007年02期
5 王敬民;;评《西方生态批评研究》[J];东方论坛;2008年02期
6 石平萍;;文学研究中的生态批评[J];世界文化;2008年08期
7 张念红;王诺;;《生态批评读本》述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杨丽娟;刘建军;;关于文学生态批评的几个重要问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4期
9 严蓓雯;;生态批评的未来[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1期
10 刘正凤;;文学的生态批评方法论[J];企业家天地;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应全;;生态批评挑战主流文化研究[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徐清;;生态批评的价值与阈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3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方丹;陈丽;;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小无马地的奇迹报告》[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5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鲁枢元;张雅玲;王惠;张守海;韩玉洁;徐燕;王慧;;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什么——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生态批评[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皓 宋雄华;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N];文艺报;2003年
3 孙士聪;开拓生态批评的视阈[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生态批评的“深水作业”[N];海南日报;2007年
5 刘文良;悖论式平衡:生态批评 理论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8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9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张华;生态批评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晓明;美国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马治军;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D];苏州大学;2012年
7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卉;生态批评的视野与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路璐;生态批评及其限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于婷婷;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析《群山回唱》[D];辽宁大学;2015年
4 黄蕊;《大地的成长》的生态批评[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彭嗣辉;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你在高原》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6 王诗音;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美国自然文学[D];辽宁大学;2015年
7 郑明;劳伦斯·布伊尔生态批评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苏萌;后殖民生态批评视阈下肖英卡戏剧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9 刘鑫;石牟礼道子的《苦海净土》三部曲论—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李宝英;后现代语境下《白噪音》的生态批评解读[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08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0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