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而有度:论商务联络译员的主体性与伦理意识
本文关键词:创而有度:论商务联络译员的主体性与伦理意识
更多相关文章: 商务联络口译 主体性意识 伦理意识 问卷调查
【摘要】: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审视职业译员和口译用户两组受试对商务联络译员角色的认知与期待。译员卷主体由2个译例分析与17个封闭式问题组成,每题下设的五种译文或五个选项,随机对应Chesterman(2001)的"再现""服务""交际"和"规范"四种翻译伦理模式以及不受翻译伦理规约的行为。用户卷不含译例分析,仅由封闭式问题组成,且措辞略有调整。通过译文评分分析与答题选项比较,本研究发现:1)两组受试皆认可联络译员的主体性意识,但同时十分强调翻译伦理对口译行为的约束;2)两组受试皆认为,译员在联络口译过程中同时承担"翻译与协调"双重任务,在"服务""交际"和"规范"这三种允许译员发挥协调作用的伦理中,"交际"伦理最受认可;3)在肯定译员应当发挥主体性意识的大前提下,两组受试之间、同组受试之间甚至每位受试自身的观点均暴露出一定程度的矛盾性与不一致性。通过对译员主体性意识的深入调查与探讨,本研究的发现对口译培训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杜伦大学;
【关键词】: 商务联络口译 主体性意识 伦理意识 问卷调查
【基金】:2015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翻译)建设子课题“面子威胁还是面子保全?——一项关于商务联络译员礼貌策略的调查与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汉语为母语的口译学员概念框架构建障碍研究”(12BYY022)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口译作为一项以口语为媒介的交际行为,有着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悠久的历史,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已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译员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却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译员常被喻称为“鹦鹉”“管道”或“回音器”,被要求“完整”“准确”“忠实”地传达发言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储常胜;高璐夷;;整合动态翻译观视阈下的文学翻译主体间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陈蕾;;翻译与文化:译者主体性的文化诠释[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程福干;;译者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之“生态对话”构想[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储常胜;;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出版:困与道[J];出版发行研究;2015年02期
5 郑凌茜;;赋权与消权:社区口译中的权力关系与权力角色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6 鲁硕;;赛珍珠《水浒传》英译本译者主体性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7 娄晓超;;译者的文化身份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以林语堂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8 张静;;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5年04期
9 张俊杰;;浅谈口译员显身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11期
10 李洁;;文化参与视阈下的逆向翻译——谈中国著名汉英翻译家的翻译理路[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2 张娴;《楚辞》英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惠萍;后殖民视域下的戴乃迭文化身份与译介活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张梦璐;联络口译译员角色理论及西汉—汉西口译语境中的实证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纪春萍;俄语本科翻译教材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柯子刊;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孙瑜;《浮士德》汉译者主体性及主体间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雯君;联络口译中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蒋秀云;中国古典戏剧在20世纪英国的传播与接受[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白连弟;译者在适应与选择中的主体性体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李静;黄药眠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5 张娟;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红与黑》的许渊冲译本[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岳琦;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黄湘婷;口译中译员的显身性[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许倩;异化策略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中的体现[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贝贝;从译员主体性视角看陪同口译中译员口译技巧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3年
10 王晓南;会议口译实践报告[D];中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科茹;朱满贵;;主体性·人的尺度·物的尺度[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汪信砚;认识的主体性意识的历史进程[J];中州学刊;1988年01期
3 黄文祥;“文学主体性”:理论建构及意义[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陆美燕;;“权力”观下联络译员主体性意识的建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5 张淑娥;刘静;;谈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精神对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启发[J];语文学刊;2012年11期
6 胡峗;;伦理意识在译员主体性中的显现[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年12期
7 马小茹;;民族国家利益主体性意识与全球性意识的共生统一[J];沧桑;2009年06期
8 汪信砚;现代哲学思维中认识的主体性意识[J];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9 贺善侃;主体性意识的二重化结构[J];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10 苟文均;;人的主体性意识建构论[J];学习与探索;199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薛德震;人的主体性觉醒是一种极大的社会进步[N];北京日报;2008年
2 张旭东;远离集体焦虑的策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傅达林;化解冲突要靠规则[N];检察日报;2012年
4 傅达林;一匹战马与规则精神[N];法制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秦辉;农技推广中农民主体性意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牛芳;“第二届成都—丹麦中国养老行业论坛”中译员主体性意识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余鹏;自译者独有的主体性意识[D];安徽大学;2012年
4 田如;世界穆斯林旅行商大会口译实践报告—主体性意识视角下陪同口译员的素养要求[D];宁夏大学;2014年
5 徐谦谦;口译中译员主体性意识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彭磊;非政府组织异化的问题及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齐笠名;房地产联络口译报告[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祝友慧;江苏佰家丽吸音板项目陪同口译实践报告[D];鲁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09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0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