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汉语访谈节目中的男女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03:30

  本文关键词:汉语访谈节目中的男女礼貌策略对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语访谈节目 性别 礼貌策略 发问 回复


【摘要】:本文以主持人的发问和嘉宾的回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男—男、男—女、女—男、女—女"四种会话模式下,对发问和回复展开分析。结果显示,会话双方在发问和回复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而使用支持性发问和直接肯定回复。男性参与会话的意愿比女性要高,并更易对女性实施面子威胁行为。女性的回复较少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更重视自己的面子。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关键词】汉语访谈节目 性别 礼貌策略 发问 回复
【基金】: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度“科研启动计划”青年科技人员培育项目(编号:PY2013S012)成果之一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一引言人与人进行会话交流的时候,不仅相互交换信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某种相互关系。随着会话交往的加深,这种关系可能会升华,也可能会恶化,有时候还需要会话双方进行修补。而反映这种关系的一个指标,就是礼貌。礼貌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是语用学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江鸿;英汉赞扬及其应答的性别语用比较[J];外语研究;2003年02期

2 魏耀章;恭维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平;英语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言语的差异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3期

2 史耕山;张尚莲;;称赞语中的性别差异:中国乡村言语社区视角[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段成钢;郭侃俊;;汉语书面恭维语篇中的性别因素研究——一份来自西北地区某师范院校的调查报告[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爱霞;;两性语言特色初探[J];成功(教育);2010年10期

5 杨春红;刘萍;;显性语用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报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赵学德;;汉语的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6期

7 孙智慧;;汉语恭维策略的性别差异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张治;;汉语应答语及相关研究述评[J];长江学术;2012年03期

9 张晓丽;;大学生恭维语性别差异调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10 刘彩艳;王显志;;基于恭维策略的性别差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李祥云;离婚诉讼话语中权力和亲密关系的性别解读[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显志;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王宇波;基于网络媒体监测语料库(汉语)的性别语言差异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方方;多维视野中的俄汉恭维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婷婷;日语称赞语之应答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晓磊;当代中国大学生称赞语性别差异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梅;汉语称赞言语行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唐俊;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美剧《越狱》中迈克尔—斯科菲尔德在狱中的人际交往[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房明星;中国大学生恭维语使用性别差异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孙凌霄;中国大学生称赞语篇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8 彭洁;形式教学对语际语用运用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雅岚;主持人性别差异对新闻访谈会话机制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郭倩;[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经纬;语言性别差异及其原因解释[J];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03期

2 杨永林;性别在英语语音、语调中的表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年02期

3 郭爱先;美国英语称赞回应[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0期

4 赵英玲;英语称赞语的应答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0期

5 李悦娥,冯江鸿;析普通话话语中的赞扬及其应答[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09期

6 张爱玲;论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东坡;;从《乡约》的创作看访谈节目的发展方向[J];电视研究;2005年11期

2 陈林;;访谈节目:主持人更重要[J];电视研究;2009年09期

3 杨澜;;你会提问吗?[J];学习博览;2012年07期

4 颜鹏飞;模仿与创新——对电视军事访谈节目创办理念的探索性思考[J];电视研究;2003年08期

5 应天常;;大型户外访谈节目《乡约》创作思考评析[J];中国电视;2006年02期

6 朱洁丹;;论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个人魅力[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7 李鉴鹏;;浅析中国当代卫视访谈节目成功之地缘和市场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11期

8 王瑾;;60分钟访谈节目违反合作原则现象浅析[J];文学教育(中);2013年01期

9 赵楠;;寻找独到的艺术视角——影视访谈节目走出同质化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10 翟甄;;从娱乐访谈节目中感受美国文化[J];读书文摘;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丽;;寻找人物演播室访谈节目的“第二落点”[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国明;优秀访谈节目主持人应该什么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2 张春兰;浅谈如何增强广播人物访谈节目的吸引力[N];三明日报;2011年

3 ;改革开放30年大型人物访谈节目开机[N];中华新闻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甘文瑾;“三农”访谈节目如何提升品牌[N];中国电影报;2006年

5 李智初;一个最容易令人尴尬的字[N];语言文字周报;2012年

6 康慨;关于杀妻案,OJ·辛普森到底写了什么?[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张军伟;德清 对话“一把手”干群同心议发展[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8 永青;电视片《中国与WTO》即将发行[N];中国企业报;2000年

9 韦韦;《娜可不一样》:明星访谈节目新风格[N];中华新闻报;2005年

10 赵宇;网络访谈是促网站发展重要推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颖;中国电视心理类访谈节目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2 马骏殠;叙事类访谈节目的叙事模式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周静;访谈节目主持人言语打断现象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4 顾晶;论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核心创作力[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5 张提;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6 贺艳;电视精英访谈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易钟林;试论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特色与价值[D];暨南大学;2006年

8 李p輕,

本文编号:789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89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