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学视野下的湖南湘阴话介词研究
本文关键词:类型学视野下的湖南湘阴话介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湘阴话 类型学 前置介词 后置介词 框式介词 “把” “送”
【摘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法、比较法、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湖南湘阴话的介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写、分析;并通过湘语内部对比以及跨方言、跨语言的类型学考察,努力寻求湖南湘阴话介词与汉语其他方言的共性和差异,挖掘湘阴话介词以及汉语方言介词的类型学意义,了解汉语方言某些与介词有关的特殊语言现象。研究表明,湖南湘阴话作为汉语方言的构成部分,湘阴话介词既体现了汉语方言介词乃至人类语言的某些普遍共性,通过跨方言、跨语言的类型学考察,本文发现了湘阴话中也存在着使役动词向假设连词语法化链条、被动标记和与事标记之间的蕴含关系等;另外,湘阴话作为一种地域方言,在历时的发展过程当中,也体现出自身的个性,因此,本文对于湘阴话中某些特殊的与介词相关的语言现象的发掘具有一定的方言类型学意义。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对普通话介词研究、湘语介词研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概述汉语学界介词研究的趋势以及介词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指出湘阴话介词研究成果匮乏以及研究方法需要革新、研究视野需要扩大。第二章对湖南湘阴话的前置介词展开详细的描写、分析,详细分析湘阴话前置介词题元功能的多样性;尤其是对湘阴话基本方所前置词“得”,我们认为也存在着“‘在’义动词——介词——体标记——语气词”的语法化链条;与事介词“同”也存在着“伴随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路径。第三章对湖南湘阴话的后置介词以及框式介词展开描写、分析,并通过与吴语、普通话的对比,指出湘阴话存在着后置介词不发达、框式介词并不稳定的特征。第四章探讨了湖南湘阴话中“把”字词性的多样性,详细分析了处置标记“把”的句法、语义特点,认为湘阴话中也存在“使役动词——假设连词”的语法化路径;另外,我们还发现了湘阴话中“把”、“是”可以充当后置假设连词的特殊语言现象并就其来源进行了解释。第五章详细描写了湖南湘阴话中被动标记的句法、语义特点并指出不同被动标记之间的句法差别;另外,通过跨方言的类型学考察,引发了对汉语方言中双音节被动标记和与事标记、双音节被动标记与单音节被动标记之间关系的思考。第六章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并对以后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湘阴话 类型学 前置介词 后置介词 框式介词 “把” “送”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6
- 1.1 湖南湘阴县境内的方言概况11
- 1.2 相关研究动态11-12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12-13
- 1.4 本文的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13-14
- 1.5 湘阴话的语音系统14-16
- 2 湖南湘阴话的前置介词16-29
- 2.1 湘阴话的基本方所前置词“得”及相关现象16-22
- 2.1.1 动前前置词“得 1”16-18
- 2.1.2 动后前置词“得 2”18-21
- 2.1.3 体标记“得 3”21
- 2.1.4 语气词“得 4”21-22
- 2.2 伴随者及与事介词“同”22-27
- 2.2.1 湘阴话“同”的“小三角”考察23-26
- 2.2.2 湘阴话与事介词的类型学特征26-27
- 2.3 湘阴话的其他前置词27-29
- 3 湖南湘阴话的后置词及框式介词29-53
- 3.1 方所后置词29-41
- 3.1.1 方位后置词29-40
- 3.1.2 处所后置词40-41
- 3.2 副源后置词及框式介词41-50
- 3.2.1 副源后置词及其参与构建的框式介词41-44
- 3.2.2 湘阴话框式介词的分类44-50
- 3.3 湘阴话的后置词及框式介词50-53
- 4 湖南湘阴话的“把”字句及相关现象53-113
- 4.1“把”字词性的多样性53
- 4.2 湘阴话中“把”和普通话中“给”的对称与不对称关系53-59
- 4.2.1 普通话中“给”的多功能性54-55
- 4.2.2 湘阴话中“把”的多功能性55-57
- 4.2.3“把”与“给”的对称与不对称关系57-59
- 4.3 湘阴话中“把”字处置句59-67
- 4.3.1“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类型59-61
- 4.3.2“把”字处置句的特征61-63
- 4.3.3“把NP受把它”类特殊处置句63-67
- 4.4 湘阴话中“把”的假设连词用法及其类型学意义67-113
- 4.4.1“把 4”的句法特征67-78
- 4.4.2“把 4”的语义语用特征78-84
- 4.4.3“把 4”的话题标记功能84-90
- 4.4.4 从使役动词到假设连词 ——“把 4”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90-102
- 4.4.5“把 4”的类型学价值102-113
- 5 湖南湘阴话中的“送”字句及其相关现象113-136
- 5.1 湘阴话中的被动标记的特点113-115
- 5.2 湘阴话的“送”字句115-119
- 5.2.1“送”字句的句法语义类型115-118
- 5.2.2“送”类被动标记的内部差异118-119
- 5.3 湘阴话中处置标记、单音节被动标记与双及物结构的关系119-125
- 5.3.1“给”字双及物结构及“给 2b”、“给 3b”的来源概述119-121
- 5.3.2 处置标记、单音节被动标记的来源121-123
- 5.3.3“送”类单音节被动标记的本字问题123-125
- 5.4 湘阴话中“送”类双音节被动标记的来源及跨方言考察125-136
- 5.4.1“送”类双音节被动标记中“得”的语法性质125-127
- 5.4.2“送”类双音节被动标记的形成过程127-131
- 5.4.3 双音节被动标记的跨方言考察及其类型学价值131-136
- 6 结语136-138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136-137
- 6.2 本文的不足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137-138
- 参考文献138-147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147-148
- 致谢148-1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梅;;岳州窑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王天瑞;;华主席在湘阴的日子里(二首)[J];山东文艺;1978年03期
3 李程碑;;华主席在湘阴[J];上海文艺;1977年01期
4 袁新桂;;历经坎坷志愈坚——记湘阴星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夏伯煌[J];新闻天地;2008年12期
5 钟枫,李一锋;英魂不散──记曹克人[J];湖南党史;1995年02期
6 江琼;;湖南湘阴方言与普通话音系对比分析[J];语文知识;2013年03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德馨[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沈念;牢牢把握新机遇 扎实建设新湘阴[N];岳阳晚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易和平;以文化大发展引领和推动强盛湘阴建设[N];岳阳晚报;2011年
3 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梁军;中行湘阴支行放贷500万元扶持水利[N];湖南日报;2011年
4 记者 徐亚平 通讯员 湘华 梁军 甘觉;湘阴科学种田实现9连增[N];湖南日报;2012年
5 记者 沈念 通讯员 梁军 甘觉;湘阴农民科学种田实现9连增[N];岳阳日报;2012年
6 易和平 张湘华;湘阴产业集聚区落户亿元企业22家[N];岳阳日报;2013年
7 特约记者 易和平;湘阴:推进“三十工程” 打造发展新引擎[N];岳阳日报;2014年
8 记者 彭扬飞 王昕力;全民参与的攻坚战[N];岳阳晚报;2010年
9 张湘华 易和平 刘俊良;加快建设更加令人自豪的强盛湘阴[N];岳阳晚报;2011年
10 蒋纪;湘阴上半年技改投资57亿元[N];岳阳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蔡旺;类型学视野下的湖南湘阴话介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龙琴;湖南湘阴方言疑问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帅成;区域经济视角下的湘阴城市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舒莎;湘阴一中男子排球队崛起现象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危卫红;湖南湘阴话“a 就 ab”格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89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78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