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语者语码选择及语码转换与混用的交际适应
本文关键词:三语者语码选择及语码转换与混用的交际适应
更多相关文章: 三语者 语码选择 语码转换 语码混用 交际适应理论
【摘要】:随着香港回归和中国内地的日益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普粤英三语者生活在中国内地沿海开放城市和港澳地区。文章通过搜集并分析生活在典型三语区(香港)和双语区(上海)的普粤英三语者日常交际会话语料,以交际适应理论为基础,探究三语者在日常生活中对普粤英三种语码的选择倾向、语码转换与混用的内在动机及其影响。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
【关键词】: 三语者 语码选择 语码转换 语码混用 交际适应理论
【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TJWW13-001)
【分类号】:H030
【正文快照】: 一、语码研究的理论背景关于语码选择、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将其视为双语和多语使用所带来的正常且自然之产物[1]。根据《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宁宁;蔡斌;;色彩语码运用中的文化差异与融合[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2年02期
2 张金生;我国色彩语码认知研究的一次突破——评杨永林教授的两本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5期
3 赵小沛;语码的选择与转换[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赵一农;现代汉语里的中间语码[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01期
5 戴炜栋;徐海铭;罗杏焕;;语码输入、语码吸收和语码输出研究新进展[J];外语教学;2006年05期
6 杜曾慧;赵冬艳;;色彩语码象征意义的文化影响[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宋恩敏;;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语码混用现象[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杨永和;;广告语言中的语码混用研究[J];中国外语;2008年03期
9 李树新;;论语码选择和转换的社会功能[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杨安红;;语言环境和儿童语码选择、转换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薇;从语码分析视角对《巴黎圣母院》进行符号学解读[D];湘潭大学;2012年
2 毕秋波;汉英语码混用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向限;汉英语码使用变异[D];四川大学;2005年
4 闵世文;广州报刊语码混用现象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5 陈丽丹;中文报纸广告中汉英语码混用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蒋琴;大学校园里英汉语码混合语言现象考察[D];湘潭大学;2011年
7 陆缇;新一代,新观念:语码文化理论与语码策略[D];南京大学;2013年
8 周叶;基于关联理论的汉英语码混合现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9 范文嫣;深圳特区河南移民的语码选择[D];暨南大学;2006年
10 雷红波;上海青年工作移民的语码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22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22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