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9 22:09

  本文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汉语言文学 专业建设


【摘要】:有效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是此类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赋予专业建设以"精品化"的内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实施方法包括确立高校与初中合力打造的"院校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以"五项基本功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训实习基地为教育实践依托的人才培养方案;精化配置教师、课程、科学研究和学生等专业要素。
【作者单位】: 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汉语言文学 专业建设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2010)
【分类号】:H19
【正文快照】: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出口旺”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由求生存向谋发展成功转变,形成良性循环,一直是令人困惑和尚未破解的难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建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要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国忠;;教育研习:一种新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形态[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3期

2 张希玲;邓福舜;;试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基本功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3 易丽;;着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高层论坛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正,罗华,陈灵强;论传统专业的现代转型──以“汉语言文学”为缘起[J];台州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夏惠贤;论教师的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5期

3 杨启亮;体验智慧: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种境界[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10期

4 刘长平;;以拓展素质为核心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德纯;周立群;;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我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4 宋玉朝;孙春青;;汉语言文学[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牛铁力;;浅谈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6 蒋黎欣;;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11期

7 谭秀中;;对多媒体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03期

8 赵永达;;探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1期

9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第1-4期总目次索引[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2年01期

10 李国英;;关于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谷建军;;专业教材与职业教材的互补——汉语言文学教材实践变革[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2 任心慧;;应用型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淑梅;;22、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4 阮金生;;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春》[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展论文集[C];2013年

5 ;致谢[A];中国社会语言学(2006年第2期)[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黔西南电视台 杨丽红;汉语言文学在新闻中的几个重要结合点[N];贵州民族报;2009年

2 杨晚;教你辨别四组“孪生”专业[N];江西日报;2012年

3 记者 王瑟;新疆设1000万元基金支持少数民族文艺创作[N];光明日报;2010年

4 罗庆春 杨荣 汤巧巧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徐希平;民族院校该如何加强汉语言教学[N];中国民族报;2008年

5 记者 侯红武;三本院校降分录取[N];山西日报;2003年

6 本报特约通讯员 周浩;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地区差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刘巽达;对年度流行热词的冷分析[N];光明日报;2013年

8 马效军;全省普通高校专升本分数线出炉[N];甘肃日报;2005年

9 ;2005年大学生就业热点[N];济南日报;2005年

10 ;耕耘五十年 桃李满天下[N];中华建筑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立杰;职技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分型培养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年

2 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静;宁夏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23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823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7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