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名士风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6 05:16
本文关键词:小说《名士风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西蒙娜·德·波伏娃 女性主义 他者 处境 超越
【摘要】:《名士风流》是西蒙娜·德·波伏娃写于二战结束之后的一部小说,比较全面的反映了知识分子群体当时的社会历史现状,同时,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面深刻的反映了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理论,书中刻画了多种女性形象表达了女性个体在不同处境下体现出的状态。本文将对波伏娃《名士风流》小说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同作者自身的成长经历、创作意图以及作者的女性主义理论思想相结合,分析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思想以及灵魂伴侣萨特对作者小说创作的影响。本文由三部分组成,以三位女主人公波尔、纳迪娜、安娜三个人为中心展开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波尔是传统已婚悲剧女性的代表,围绕波尔文章主要表现已婚女性的心理状态、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揭示传统婚姻制度和男权中心思想给已婚女性带来的压抑感;纳迪娜是叛逆年轻少女的代表,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来自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她,造成了她的矛盾性格;安娜是传统知识分子女性的代表,也是作者波伏娃本人形象的一个缩影,这类女性由于具有独立的人格意识和自觉精神,努力去摆脱生活和环境带给她们的压抑和束缚,追求自我的精神自由和性解放。本文在对《名士风流》女性人物形象解读的同时,结合波伏娃女性主义理论思想,对文本情节进行分析,更深入的挖掘小说中女性形象表象下面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深刻思想,从而反思作为女性如何在不同的处境和环境中实现自己之为人的自由自觉地发展。
【关键词】:西蒙娜·德·波伏娃 女性主义 他者 处境 超越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5.07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4
- 第一章 传统女性沦于悲剧命运的原型——波尔14-27
- 1.1 依附式的女性形象14-15
- 1.2 利用三种关系展现波尔复杂的人物形象15-19
- 1.2.1 自我与女性伙伴的关系16-17
- 1.2.2 女性与丈夫的关系17-18
- 1.2.3 自我与自我的关系18-19
- 1.3 婚姻处境中男女关系不平等19-23
- 1.3.1 封闭婚姻环境中的女性19-21
- 1.3.2 依附式、补偿式的女性思维21-23
- 1.4 被“客体化”的波尔23-27
- 1.4.1“他者的目光”是波尔被客体化的外在因素23-24
- 1.4.2“自恋情节”是波尔被客体化的内在因素24-27
- 第二章 叛逆少女对幸福的探索——纳迪娜27-38
- 2.1 叛逆式的少女形象27-28
- 2.2 通过成长经历塑造叛逆式的少女形象28-34
- 2.2.1 母亲安娜对纳迪娜缺失的母爱29-31
- 2.2.2 丈夫亨利对纳迪娜的父式情感31-32
- 2.2.3 在情感关系中寻找自我32-34
- 2.3 抵触自身的女性气质34-36
- 2.3.1 叛逆的性格是对女性处境的突破34
- 2.3.2 向往男性身份是对自我超越的诉求34-36
- 2.4 独立的性格和开放的性观念是女性主体意识的体现36-38
- 2.4.1 成长环境造成少女的性格早熟36
- 2.4.2 性观念的开放体现女性解放意识36-38
- 第三章 知识分子女性的自我探寻——安娜38-48
- 3.1 知识分子的女性形象38
- 3.2 独白式心理描写和作者原型38-41
- 3.2.1 通过内心独白表现知识分子女性的心理冲突38-39
- 3.2.2 作者是安娜的人物原型39-41
- 3.3 传统母亲和妻子的第一角色41-42
- 3.3.1 与纳迪娜的母女关系41-42
- 3.3.2 与罗贝尔的夫妻关系42
- 3.4 “露水情人”的第二角色42-48
- 3.4.1 初次探索——安娜与斯克里亚西纳42-44
- 3.4.2 实现自我——安娜与刘易斯44-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1
- 致谢51-5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2
本文编号:1040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04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