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构建:库切对南非的想象与虚构
本文关键词:神话的构建:库切对南非的想象与虚构
【摘要】:J.M.库切是南非历史上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与许多南非现实主义作家相比,库切采取了更加多元化的视角来反映南非殖民压迫、种族矛盾和斗争等问题。这种视角的多元化表现在他重视运用小说创作的形式来颠覆殖民主义的话语机制,以独立的眼光审视南非现实,对南非现实施以想象和虚构,创建独有的南非神话,挖掘多种主题性因素在反抗殖民主义中的作用。本文以神话的建构为题,以库切对南非的想象和虚构为出发点,立足于库切的作品文本,借鉴相关话语理论,探讨库切的小说话语创作机制,分别叙述库切构建南非神话的前提、方式及意义,对库切的南非神话有全面系统的认识,获得其文学价值与理论价值的同时,更发现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J.M.库切 南非 神话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478.07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6
- 第一章 构建神话的前提16-34
- 第一节 神话意义的流变16-19
- 第二节 库切的历史和小说话语观19-25
- 一、历史话语的虚构性20-22
- 二、小说自身的独立性22-25
- 第三节 库切思想中的双重性25-34
- 一、殖民意识与反殖民意识共存26-30
- 二、男权思想与女性意识交合30-34
- 第二章 艺术地想象和虚构南非34-42
- 第一节 寓言式书写34-37
- 一、历史语境模糊化35-36
- 二、情节寓言化36
- 三、人物符号化36-37
- 第二节 边缘叙事37-39
- 一、空间边缘化38-39
- 二、人物边缘化39
- 第三节 经典改写39-42
- 第三章 库切构建南非神话的原因及意义42-47
- 第一节 构建神话的原因——流散生涯42-44
- 第二节 构建南非神话的意义——反抗压迫性权威44-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梅;崭新而科学的神话学派的崛起──唯物辩证神话学派管窥[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2 潜明兹;中国神话学五十年[J];民俗研究;2000年01期
3 叶舒宪;吉田敦彦与日本比较神话学[J];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4 边缘人;神话学的新视野──读王孝廉《岭云关雪──民族神话学论集》[J];民俗研究;2002年01期
5 张岚;神人“同形同性”——希腊神话特征探析之一[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仰海峰;巴特与大众文化的神话学解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05期
7 胡和平;论神话的模糊性[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刘宗迪;中国现代神话学:在思想与学术之间[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2期
9 叶舒宪;神话的超前智慧[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2期
10 陈连山;中国神话学应该如何评价神话的历史地位[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任远;;动植物神话与图腾崇拜——对赫哲族神话的思考之一[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2 杨健吾;;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学研究的新收获——达西乌拉弯·毕马著《原住民神话大系》十部著作评介[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3 陶阳;;钟敬文神话学管窥[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吕微;;现代神话学与经今、古文说——《尚书·吕刑》阐释的案例研究(摘录)[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陈连山;;从“小说家言”到“神话之渊府”——中国现代神话学对《山海经》经典地位的塑造[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陈建宪;;走向田野 回归文本——中国神话学理论反思之一[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徐燕杭;;解神话的可能性——《神话》一书中符号学与意识形态理论的冲突[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孙斌;张艳芬;;普罗米修斯的四重身份——对马克思的普罗米修斯的一个神话学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9 崔柳生;;茅盾的神话观与人类学派的神话学[A];茅盾研究(第六辑)[C];1995年
10 杨玉彬;;阜阳出土东汉“升仙图”画像镜考释——兼论东汉神人车马画像镜神话学内涵等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曾祥书;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豫闭幕[N];文艺报;2006年
2 记者 张艳丽 实习生 张煜贞;伏羲、女娲神话在周口[N];周口日报;2006年
3 胡艳丽;神话:望向洪荒指向心灵[N];深圳特区报;2013年
4 张呈富;神话学研究的力作[N];新闻出版报;2000年
5 记者 马四新;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隆重开幕[N];周口日报;2006年
6 记者 张艳丽;神话存活在民间[N];周口日报;2006年
7 ;中国河南·中国神话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周口)宣言[N];周口日报;2006年
8 叶舒宪;神话考古的范例[N];中国信息报;2008年
9 叶舒宪;《山海经》与神话地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叶舒宪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神话作为中国文化的原型编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景阳;走出神话的帷幕——中西早期神话中的悲剧意识及其对文学精神和文学主题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2 金海;蒙古神话的文化解读[D];内蒙古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孙作云神话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田桂丞;中国神话学百年神话观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韩雪丹;神话的构建:库切对南非的想象与虚构[D];黑龙江大学;2016年
4 黄云源;中国神话学20世纪上半叶学术思潮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5 卓玛;中国少数民族感生神话的女性人类学阐释[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伟;夏商周的上帝神话与文化变迁[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丽娜;神话帷幕里的现实演绎[D];西南大学;2012年
8 张峗;中西神话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黎莉;以葫芦神话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壮族与老挝佬泰族群的文化[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潘坚;论地域性神话的传承[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41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04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