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翻案小说”互文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3:19
本文关键词:芥川“翻案小说”互文性的研究
【摘要】: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有名的作家。也可以说是新思潮派的代表性作家。广为人知的是,《聊斋志异》是芥川龙之介最喜爱读的书之一。在芥川的作品当中,《仙人》和《酒虫》也是从蒲松龄的《崂山道士》和《酒虫》的基础之上翻案而来。本文将以芥川龙之介的“翻案小说”为中心,论述其中的文本之间的互文性。本论文由序论,正文和结论这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序论。包括研究动机和研究的目的、意义。在互文性理论的应用下,总结芥川龙之介的《酒虫》和《仙人》与蒲松龄的《酒虫》和《崂山道士》的异同点,目的在于试图寻找芥川龙之介的翻案小说的特点所在。在此基础之上,介绍研究内容和先行研究及现状。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对翻案小说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说明。翻案是日本小说中独有的一种创作方法,是日本小说早期的一个表现手法。日本的翻案小说主要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充分发挥原作的特色,在不改变主要情节的前提下,对原作进行改写创作,利用原作的故事梗概,加入日本本土元素,置换成日本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习惯,改写文学作品。因此,翻案小说的文本之中具有很强烈的互文性。接着,简单介绍芥川龙之介生平事迹和他与《聊斋志异》的不解之缘。芥川龙之介的《酒虫》《仙人》与蒲松龄的《酒虫》《崂山道士》一一进行对照研究,探索分析其中的异同,翻案小说的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互文性”这一概念是Julia Kristeva(1986)最初提出来的。互文性,因包含了文本与其他多个文本相关连的一切属性。它的包容性或者说可兼容性极高的属性。它的包容性是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有其形式和内容的对立统一。而与翻案小说相关的互文性的话,形式上的互文性是指故事的情节构思、人物特色、表现手法等,内容上的互文性是故事的思维方式,暗示寓意、立意联想等。并且,以形式和内容上的互文性理论为基础,对翻案小说《仙人》和《酒虫》的特征进行论述分析。最后,以翻案小说为例对翻译文本之间存在的互文性进行论述研究。得出翻译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特征主要是二次创作的结论。最后是结论部分。总结以上的讨论,得出结论。并提出了今后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关键词】:翻案小说 互文性 芥川龙之介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313.074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要旨6-9
- 第1章 序娭9-13
- 1.1 研究のR誮_9
- 1.2 研究の内容9-10
- 1.3 研究目的と意,
本文编号:1067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06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