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矛盾与偏见-《彩色的面纱》里的中国形象解读
本文关键词:毛姆的矛盾与偏见-《彩色的面纱》里的中国形象解读
【摘要】:20世纪英国重要作家之一毛姆一生热爱旅行,他曾在一战后游历南太平洋和亚洲地区,并基于此旅行经历为素材创作出许多以东方为背景的充满异域色彩的作品。本文采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以及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分析以中国背景的小说《彩色的面纱》中的中国形象。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并分析形象产生的原因,并由此展现出毛姆对中国的矛盾态度与偏见。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毛姆其人与作品,陈述了《彩色的面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论述了被古老悠远的东方文化深深吸引的毛姆眼中具有强烈异国风情的乌托邦式的中国形象,以及充满异域情调的中国乡间景色与古老的道家思想对毛姆精神的影响和启迪。第三章分析了毛姆笔下带有强烈的东方主义色彩的中国形象,即一个贫穷,肮脏,霍乱横行,鸦片盛行的恐怖异域,并结合东方主义与历史分析形象背后的原因。第四章阐述在毛姆笔下,中国人被弱化为卑微的他者形象,具体表现在中国人被描述成为狡诈,弑婴的无名无姓的人,中国人急需西方殖民者的解救与帮助。论文最后指出,毛姆刻画的形象不是真正的中国形象,一方面毛姆受到西方社会对中国的集体想象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被古老悠远的东方文化深深吸引,把中国描述成一个乌托邦式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又受到东方主义,西方文化优越感和殖民意识的影响,带着傲慢与偏见解读中国。由此反映出毛姆的深层心理认为中国应该停留在古代,为西方提供一个乌托邦似的精神乐园,没有侵略性和反抗性,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崛起会危及到英国的殖民者地位,其优越感也会逐渐失去。论文作者倡导在文化交流中我们要摆脱傲慢与偏见,减少误读,才能使文化交流更富成效。
【关键词】:毛姆 中国形象 东方主义 偏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致谢6-7
- Abstract7-8
- 摘要8-11
- 1 Introduction11-21
- 1.1 Literature review11-17
- 1.2 Theoretical Approaches17-20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20-21
- 2 The Exotic and Antique Utopia21-30
- 2.1 Maugham’s Preference to China22-23
- 2.2 Exotic and Beautiful Scenery23-25
- 2.3 The Manchu Princess25-28
- 2.4 Maugham’s Understanding of Taoism28-30
- 3 Negative Images of China30-37
- 3.1 Backward and Primitive Place30-31
- 3.2 Filthy and Epidemic-plagued Land31-34
- 3.3 Opium Addict34-37
- 4 Chinese as the Humble Other37-44
- 4.1 The Marginalized37-39
- 4.2 The Savage39-42
- 4.3 The Weak to Be Saved42-44
- 5 Conclusion44-46
- Works Cited46-50
- Author’s Resume50-52
- Thesis Data Collection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宏;;毛姆作品中呈现的悲观偏激的婚姻观[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吴超平;;毛姆笔下的中国人[J];世界文化;2009年11期
3 秦宏;;试析毛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吴超平;;雾里看花——论毛姆笔下的中国人形象[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高国涛;;国内毛姆研究30年综述——基于1980—2008年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郭龙;;毛姆的出奇制胜[J];写作;2010年12期
7 郑坤;;论毛姆小说创作中东西文化视角的形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邹经;;毛姆的法令纹[J];创作评谭;2011年04期
9 孙泠峗;;毛姆建构的中国形象——以《在中国屏风上》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0期
10 刘瑶;;毛姆笔下的中国形象[J];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倩倩;;掀开毛姆的“彩色面纱”——《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宏;毛姆——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的作家[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彭懿;到哪儿去买叫毛姆的小仓鼠[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赵松;毛姆的炭火[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4 黄夏;毒舌毛姆,人情书写[N];北京日报;2012年
5 保罗·索鲁 周成林 译;旅行者的故事 真实的历史记录[N];文艺报;2013年
6 秦宏;由Cakes and Ale的译名引起的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张锐强;毛姆:苦难的馈赠[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雷雨;真实生动的中国文本[N];中华新闻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谢苗枫;大孩子们不爱“毛姆”爱“毛绒”[N];南方日报;2007年
10 顾文豪;“毛”语录[N];中国经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艳花;毛姆与中国[D];复旦大学;2010年
2 庞荣华;毛姆异域游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梁晴;从毛姆的小说创作看画家高更对其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威;毛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梅玫;毛姆矛盾的中国观[D];安徽大学;2011年
3 徐笑笑;毛姆中国书写的历史文化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哲;毛姆笔下的“非正常人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伊彬;论毛姆的精神世界[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6 胡海杰;从道家思想角度解读《彩色的面纱》[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徐娜;论《人性的枷锁》的自然主义人物刻画[D];辽宁大学;2015年
8 李迎霞;毛姆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人性主题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5年
9 何晓艳;论毛姆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国形象建构[D];山东大学;2015年
10 卢巧萍;毛姆长篇小说中的“离经叛道者”[D];南昌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20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12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