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从互文性角度分析沈从文《菜园》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发布时间:2017-11-01 18:26

  本文关键词:从互文性角度分析沈从文《菜园》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更多相关文章: 沈从文 菜园 互文性 人物形象


【摘要】:《菜园》是沈从文成熟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充分体现了沈从文作家主体精神的一个关键词——"生命观",而人性问题又是"生命观"的核心。文章就互文性造就玉家菜园的象征意义、意象互文、古典文化造就的互文等方面,对小说《菜园》中人物形象塑造进行互文性解读,从而探寻沈从文赞美和追求美好人性理念的表达方式。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沈从文 菜园 互文性 人物形象
【分类号】:I207.427
【正文快照】: 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沈从文是一位富有独立意识和独特风格的作家。在新时期的“沈研”1中,“‘生命’是理解沈从文小说的关键词。”[1]在谈论自己的创作时,沈从文也多次提到“人性”“生命”等抽象概念,这使得研究者总是把沈从文的文学观与人性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并由此而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奎军;;从《菜园》看沈从文中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赵学勇;魏巍;;1979—2009:沈从文研究的几个关键词[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06期

3 游飞;;电影的形象与意象[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4 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1期

5 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秋录;;从互文性角度分析沈从文《菜园》中的人物形象塑造[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2 幸小梅;李文革;;徐志摩短篇小说创作与翻译:叙事互文性探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3 高超;敖曼;;黑童话电影类型刍议[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4 杨邦俊;;现代阅读解释学的本体论[J];中学语文;2016年Z1期

5 田申;;后“拉美文学爆炸”的互文性叙事:波拉尼奥及其作品研究[J];外语学刊;2016年03期

6 李英军;;大刀、三脚凳和圆球——《福乐智慧》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解读和英译比较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16年02期

7 张青龙;王银泉;郑晓红;;互文性理论视野下《黄帝内经》的意义观[J];西部中医药;2016年03期

8 石志敏;;乡土文学视野下的沈从文小说与石定小说[J];芒种;2016年06期

9 郭海霞;马岢原;;雌雄同体:互文视域下的《魔旦》、《女勇士》、《蝴蝶君》[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5年02期

10 赵书峰;;多元一体 互融互渗的民间仪式音乐文本——以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锡溪村“和娘娘”音乐为个案[J];大音;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涛;沈从文小说价值重估——兼论80年来的沈从文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裴春芳;同质因素的“反复”沈从文小说的叙事话语分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2期

3 杨联芬;沈从文的“反现代性”──沈从文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02期

4 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J];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5 刘洪涛;《边城》与牧歌情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01期

6 凌宇;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J];文学评论;2000年04期

7 刘永泰;人性的贫困和简陋——重读沈从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2期

8 戴阿宝;女性主义与文学[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9 凌宇;沈从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02期

10 刘洪涛;沈从文与现代小说的文体变革[J];文学评论;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国;互文性[J];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2 杨中举;泛互文性:网络文学的美学特征[J];当代文坛;2004年02期

3 尹衍桐;从互文性看翻译与创作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4 郝永华;"互文性"理论涵盖的文学基础理论问题[J];理论与创作;2005年02期

5 李建红;;从互文性的角度看文章标题的翻译[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2期

6 闵云童;;互文性写作:新的文本表意策略[J];当代文坛;2007年01期

7 贾玉洁;;浅谈互文性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对应的翻译技巧[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刘宏升;;互文性与跨文化交际[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2期

9 李晶;;互文性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琨;;从互文性角度看广告的翻译[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伍瑜;;“互文性”及相关问题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万丽媛;;从引用看语篇的互文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璐;;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梅红;;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魏晓慧;;互文性翻译理论观照下的中国电影名称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复旦大学中文系 祝克懿 黄蓓 译;多声部的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魏炜;库塔克《游戏》文本的互文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焦亚东;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粟;互文性与翻译[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张敏;从互文性视角研究文学翻译[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3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林化平;翻译研究中的语篇互文性[D];山东大学;2006年

5 葛桐;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07年

6 安芳;互文性与翻译[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娟;汉语体育新闻评论中互文性的类别和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兰兰;流行语翻译互文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刘小艺;论《荒野的呼唤》两个译本的互文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海磊;当代油画的“互文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28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128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8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