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初盛唐碑志文创作的兴起及原因

发布时间:2017-11-05 14:12

  本文关键词:论初盛唐碑志文创作的兴起及原因


  更多相关文章: 初盛唐 碑志文 创作观念 时代精神


【摘要】:自初唐起,时人对于碑志的认识发生了深化,从传统礼仪之用扩展至现实政治需要。伴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碑志创作空前活跃,在创作数量和规模上达到了兴盛,具体表现为创作群体的壮大、追求刚健大气、恢弘壮丽的美学风格及发挥圣门、润色鸿业的时代精神。初盛唐碑志文创作的兴盛,除文体自身演进变革的因素外,还和大一统政权下人们的文化观念和创作心理有关。初盛唐碑志创作的兴盛是唐代文人活动的重要现象,也是认识唐代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重要基点。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代碑志文研究”(项目编号:15FZW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碑志文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文体。唐代碑志文创作,继承了汉魏以来的创作传统,但又呈现出新的特色。初盛唐的碑志文创作非常活跃,在思想内容、文体特征上也多有改进。本文就此出发,以初盛唐的碑志文为研究对象,探求碑志创作从初唐到盛唐在价值观念上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与当时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臧清;唐代文儒的文学与历史承担——从张说到孙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海容;;论初盛唐碑志文创作的兴起及原因[J];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01期

2 王学;;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J];新课程(下);2016年07期

3 徐海容;;论张说碑志文创作的思想理念及时代精神[J];文艺评论;2016年03期

4 张卫东;陈翔;;唐代文儒孙逖家族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9期

5 刘顺;;唐前期的文儒与吏能之争[J];安徽史学;2009年05期

6 周睿;;杜甫对张说诗之承袭初探[J];杜甫研究学刊;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文斌;;欧、王碑志文比较论[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李贵银;;庾信碑志文浅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张平;;叶适碑志文拓新之功榷论[J];求索;2010年09期

4 徐海容;;唐代碑志文商品化倾向与文体嬗变[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5 章明寿;;古代碑志文的延续与发展[J];淮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6 陈晓芬;论欧阳修碑志文的文学意义[J];楚雄师专学报;1992年02期

7 刘春霞;;叶适碑志文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岳振国;;元代维吾尔族文学家马祖常的碑志文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刘涛;;论南朝碑志文的嬗变与撰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王长顺;;墓碑志文学性及其在唐代的嬗变论略——以陕西新出土墓碑志文为重点的考察[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春华;;从碑志文看中唐时期的私学与家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付姝;归有光碑志文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李隆海;韩愈碑志文与王安石碑志文之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娟;庾信碑志文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4 赵征;苏轼的碑志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绚蓓;中国古代碑志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杜丽萍;韩愈欧阳修碑志文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徐若;韩愈碑志文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靳月静;柳宗元碑志文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乔芳;元好问碑志文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44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144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