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中的一战文化创伤
发布时间:2017-11-17 02:18
本文关键词:《我的父亲母亲》中的一战文化创伤
更多相关文章: 一战 战争创伤 文化创伤 创伤过程 《我的父亲母亲》
【摘要】:多年来,虽然文学批评界对多丽丝·莱辛文学作品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基于创伤理论的莱辛研究直到近年才兴起。研究者指出通过创伤理论能更好地阐释莱辛作品的隐含意义。然而,此类研究仍存在不足。首先,创伤研究者所采用的创伤理论稍显过时,忽视了创伤理论的最新发现和趋势。其次,有些研究者只重视莱辛作品中的精神创伤,而忽视了作品的其他方面。第三,多数创伤研究集中在莱辛的畅销小说,忽视了作家的其他小说。《我的父亲母亲》等小说很少得到创伤研究者的青睐,更别说从文化创伤的角度来解读。在美国创伤理论家凯·艾瑞克森和杰福雷·亚历山大的文化创伤理论的指导下,本论文旨在探究一战引起的文化创伤和其如何在《我的父亲母亲》中体现。为达到此目的,本论文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1)一战给英国和英国人民造成了哪些影响?(2)战争创伤如何转化为文化创伤?(3)莱辛如何在《我的父亲母亲》的文本中呈现这种文化创伤?《我的父亲母亲》聚焦对英国社会影响深刻的一战。如书中所描述,那场宣称“能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以它前所未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英国遭受了持续至今的打击。战前,英国人民赴战的期望颇高,与此相反,战争并未实现英国人民的任何期望。人口和经济上,英国损失不可估量。而在精神层面上,它无情地摧毁了爱德华时代的田园式美好生活图景,也粉碎了英国长久以来尊崇的战争传统和信仰。《我的父亲母亲》同时描述了主要角色阿尔弗雷德和埃米莉所遭受的战争创伤。阿尔弗雷德和埃米莉是一战的见证者,更是其受害者。噩梦般的战争经历给他们只带来了肢体伤害和痛苦记忆。此类创伤可通过话语化和表征等创伤过程转化为影响英国集体身份的文化创伤,从此在世世代代英国人民心理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为了很好地将创伤这一抽象概念与这一文本融合为一,在《我的父亲母亲》的写作过程中,莱辛充分发挥其创作潜力。通过充分利用集体记忆和家庭记忆的结合,双叙事再现文化创伤以及照片等重寻战时公共存档记忆轨迹等写作技巧,作者很好地突显了《我的父亲母亲》这一小说的主题:一战,虽已过去,其作为英国人民的文化创伤,萦绕且将永久存留在英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中。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毅衡;谁是名人?[J];散文百家(杂文);2005年04期
2 潘冰;“ 致英国人民”警钟为“ 你 ”而鸣(英文)[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3 陈志敏;;有关动物的习语[J];辅导员;2011年17期
4 Joan;;捐款24小时[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14期
5 陈红平;曹丽娜;;《给英国人民的歌》的前景化解析[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4期
6 曾德成;;有强大的祖国才有香港的回归[J];人大工作通讯;1997年13期
7 张中载;“福利国家”时期的文学[J];外国文学;1987年03期
8 周鹏;;把名字写在水上[J];杂文选刊(下旬版);2011年01期
9 孙玉祥;;“伟大的民族都是忘恩负义的民族”?[J];同舟共进;2005年01期
10 ;新f鳾J];世界知识;1951年3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左佳;《我的父亲母亲》中的一战文化创伤[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94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19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