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存在主义视角下的《亲爱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7-12-01 10:39
本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视角下的《亲爱的生活》
更多相关文章: 《亲爱的生活》 存在主义 自由选择 自欺 超越
【摘要】:爱丽丝·门罗是加拿大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她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亲爱的生活》是爱丽丝·门罗的最新作品,它不仅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也赢得了批评界的好评。在这部小说中,爱丽丝·门罗描述了加拿大小镇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他们在这些生存困境中做出的不同选择以及这些不同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这一切与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中的存在状态、自由选择和真实等相契合。这说明萨特的存在主义可以用来解读《亲爱的生活》,探索小说中主人公的存在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亲爱的生活》中主人公所处的生存困境,分别为荒诞、异化和焦虑。荒诞不仅体现在存在的偶然性中,也体现在个人需求与世界的冷漠的不协调关系;异化主要发生在母女关系和夫妻关系中;焦虑则可以分为对过去的焦虑和对未来的焦虑。本文然后分析了书中人物在这些生存困境下所做出的选择。一部分人为了躲避困境而做出消极的选择;另一部分人则直面困境并做出积极选择。基于萨特存在主义,论文最后总结出他们自由选择所导致的两种结果:自欺和超越。通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解读《亲爱的生活》,结语部分得出结论:小说主人公生命的意义取决于他们的自由选择。无论是消极逃避困境后陷入自欺,还是积极面对困境后超越自己,这些人物最终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自己的方式得到安慰。但论文认为只有通过追求自由并承担责任,人们才能真正活出真实、超越自我。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玉珍;;关于他们的叙述——从《亲爱的生活》中男性人物的叙事特征看门罗的思想转变[J];当代外语研究;2015年01期
,本文编号:1240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24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