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爱与救赎:《小妇人》与《圣经》的互文性诠释

发布时间:2018-01-02 02:09

  本文关键词:爱与救赎:《小妇人》与《圣经》的互文性诠释 出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小妇人》 《圣经》 互文性 基督教


【摘要】:奥尔科特的代表作《小妇人》由于受时代及历史文化的熏染,弥漫浓郁的基督教文化气息,其主要人物、场景、叙事结构、主题以及文学意象都与《圣经》呈现出鲜明的互文性对照。作品中丰富的圣经资源不仅有助于真实地反映南北战争时期新英格兰地区乡村小镇的社会风貌,传达当时主流的清教思想,生动细腻地塑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清教徒形象,更赋予作品深刻的诗性特征,使这部现实性的家世小说表现出很强的隐喻性,深刻体现了基督教伦理精神——人的普遍罪性以及对这罪性的怜悯与救赎。
[Abstract]:Alcott's masterpiece < small > woman due to age and historical culture, filled with rich Christian culture, the main character, scene, narrative structure, theme and literary images and the Bible presents a sharp contrast. Intertextuality works rich Bible resources not only helps to truly reflect the country the new town area of England during the Civil War the social style, convey Puritanism prevailing, vivid and delicate portray a series of typical Puritan, more profound works of po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reality of family novels show a strong metaphor, embodied the common crime of Christian ethics spirit people of this sin of mercy and redemption.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互文性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1969)一书中提出,她认为互文性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1]。罗兰·巴特则更直接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东;;跨越文学和影视的互文性——浅谈《危险的关系》及其改编电影[J];电影文学;2007年02期

2 董希文;;互文性与网络文学[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王卉;姚振军;;论《与狼为伴》的互文性[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李玲;王芳;;手的悲剧——《熄灭了,熄灭了——》与《麦克佩斯》的互文性解读[J];名作欣赏;2010年32期

5 史天虹;略谈互文性和独创性的统一[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6 江春奋;;拉维尔斯坦之面面观——《拉维尔斯坦》的互文性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洪春梅;;浪漫的想象化为灰烬——库切《耻》的互文性解读[J];名作欣赏;2012年27期

8 曹静;;希望与迷惘:从互文性角度分析麦卡锡的《路》[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9 朱晓琴;徐李洁;;《恋爱中的女人》互文性解读[J];前沿;2010年08期

10 王卫强;;略谈诗歌的跨文化互文性解读[J];理论导刊;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文诣;安吉拉·卡特作品中的三种互文素材来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李伟;《小世界》互文性新解[D];东北大学;2014年

3 刘畅;论库切自传三部曲的内在互文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琛;《时时刻刻》的互文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涂艳丽;互文性知识在理解中国和希腊神话语篇中的作用及其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雪梅;《北迁的季节》的互文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何小香;《夜色温柔》的互文性解读[D];浙江大学;2008年

8 肖雪;[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67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67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e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