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真实与想象之间——论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梦与梦思

发布时间:2018-01-04 09:18

  本文关键词:真实与想象之间——论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梦与梦思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勒克莱齐奥 意象 梦思 真实 想象


【摘要】:勒克莱齐奥的叙事充斥着对梦与梦思的书写,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意象,反映了人物观看世界的不同方式以及与世界的不同关系。梦与梦思构建了与真实世界相对的虚幻世界,但在勒克莱齐奥看来,这种非真实的世界反而是真实本质之所在。梦意味着人物与世界的异化关系,是人物逃避现实的途径,而梦思是人物承受生命之痛、克服社会异化、获得灵魂休憩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勒克莱齐奥继承了浪漫主义时期以来文学中梦的叙事传统。而梦思作为一种观看方式和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东方式冥想以及墨西哥印第安人文化对作者的影响与启发。
[Abstract]:Le Clay Zio's narration is full of dreams and dreams of writing, this is two different literary image, reflects the different ways of viewing the world and people and the world. Different dream and dream is constructed and the real world relative to the fictitious world, but in the Le Clezio view, this non real world instead where is the true nature of the dream means that people and the world. The alienation, character escape mechanism, and the dream is to bear the pain of life character, to overcome the alienation of society, obtain the soul rest way. To some extent, Le Clay Zio inherited the romantic narrative in traditional literature since the dream. The dream as a way of viewing and existence, largely from East Mexico and the impact of meditation on the author's Indian culture and inspir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I565.06
【正文快照】: 自浪漫主义开始,梦的叙事成为文学书写的一种传统与范式。从卢梭到夏多布里昂,梦的世界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风景、回忆是浪漫主义人物进入梦思的途径。20世纪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日渐盛行,梦的阐释、潜意识等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超现实主义认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枢元;张守海;;勒克莱齐奥与我们[J];文艺争鸣;2009年01期

2 邱睿;;勒克莱齐奥的中国式阅读——兼论《乌拉尼亚》和《桃花源记诗并序》[J];名作欣赏;2009年05期

3 勒克莱齐奥;余中先;;在悖论的森林中——勒克莱齐奥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说(摘选)[J];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01期

4 宋晓春;言岚;;勒克莱齐奥的文学生态观[J];求索;2009年01期

5 鲁京明;冯寿农;;与沙漠的和谐结合——析勒克莱齐奥的《沙漠》[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6 袁筱一;;探索人性的寓言世界——论勒克莱齐奥的作品[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7 谭成春;;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历程简述[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8 高方;许钧;;试论勒克莱齐奥的创作与创作思想[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9 卢志博;;物质的遮蔽和反物质主义的“战争”——勒克莱齐奥《战争》评析[J];新东方;2009年04期

10 马玉琛;;作家不可以做词奴——兼评勒克莱齐奥的《战争》[J];小说评论;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娴;;勒克莱齐奥《沙漠》一书中的嵌套结构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樊伊人;;追寻的旅程——评勒克莱齐奥《流浪的星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钧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我所认识和理解的勒克莱齐奥[N];经济观察报;2008年

2 曾进邋董铭;勒克莱齐奥 人生和作品一样传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董强;勒克莱齐奥:其人,其作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晓阳;诺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成名作全新面市[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CBN记者 苏娅;勒克莱齐奥:愿与杜甫结伴旅行[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勒克莱齐奥文学,通过梦想解除枷锁[N];文汇报;2009年

7 翟业军;勒克莱齐奥《奥尼恰》:逆流而上,来到异托邦[N];文艺报;2011年

8 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靠了革命,我们今天才有可能坐在这里”[N];南方周末;2011年

9 本报记者 姜小玲;我在一笔一画中感受到幸福[N];解放日报;2011年

10 深圳商报驻沪记者 卢羽华;演讲“太法国” 读者“听不懂”[N];深圳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璐;回归自然[D];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利华;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生态思想[D];苏州大学;2010年

2 关晶;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勒克莱齐奥[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雪娇;论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流浪主题[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s

本文编号:1377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377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9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