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诗学理论的《双城记》隐喻解析
本文关键词: 《双城记》 诗学理论 前期作品 国内形势 喻象 文学想象 乡土情结 隐喻意义 声音表 金线 出处:《语文建设》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双城记》不管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取得的成就都是令人瞩目的,它诞生于狄更斯创作后期,相比狄更斯前期作品,线索更加明确,结构更加严谨。小说主要讲述了马内特医生一家以及得伐石夫妇的故事,用法国大革命前后法国的局势来暗示当时英国国内形势。尽管小说整体基调较阴郁,但是苦难绝不是小说主旨,正如作者所说:"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出
[Abstract]:Both artistic and ideological achievements are remarkable. It was born in the late stage of Dickens' creation, and the clue is clearer than that of Dickens' earlier works. The novel is about the family of Dr Manette and the Devasons, alluding to the situation in England before and after the French Revolution, although the overall tone of the novel is gloomy. But suffering is by no means the main theme of the novel, as the author puts it: "Don't worry. The best things come when you don't expect them to happen."
【作者单位】: 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双城记》不管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取得的成就都是令人瞩目的,它诞生于狄更斯创作后期,相比狄更斯前期作品,线索更加明确,结构更加严谨。小说主要讲述了马内特医生一家以及得伐石夫妇的故事,用法国大革命前后法国的局势来暗示当时英国国内形势。尽管小说整体基调较阴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富得;陈媛媛;;不完整的完美——《双城记》人生主题的美学解读[J];海外英语;2011年02期
2 朱虹;《双城记》——双重的警告[J];名作欣赏;1983年03期
3 阳月霞;;《双城记》人道主义题旨解读[J];芒种;2014年08期
4 李婷;;《双城记》的叙事逻辑[J];文教资料;2006年13期
5 郑练淳;;浅谈《双城记》的“宽恕”主题[J];神州;2012年33期
6 吴敏;《双城记》:人道主义的“谴责”与“幻想”[J];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孙霏;;论《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康萍;王岩;;从《双城记》中两个人物看作者的思想局限[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李世荣;;《双城记》中的“仁爱”主题[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10 冯宏;;评《双城记》中的监狱影像(英文)[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法丽;由《双城记》想到的[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80后作家 金瑞锋 (杭州);大师的标准与代表作[N];光明日报;2014年
3 胡开宝;哪来的“如坐针毡”[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阿慧;从言语行为理论角度分析《双城记》中的反讽[D];辽宁大学;2016年
2 苏然;《双城记》的叙事声音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3 洪亮;论《双城记》中的人文主义[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
4 郭甫;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群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龚璇;重读《双城记》:结构与主题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褚丹雅;《双城记》中的节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吴艳艳;小说《双城记》中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王迪;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双城记》[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于丽莉;狄更斯《双城记》中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10 温慧敏;同一场革命不同的书写[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0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45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