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何以为人—对四部机器人科幻小说的伦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7 15:27

  本文选题:伦理批评 切入点:伦理困境 出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人造人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东西方神话传说中都有它的身影。随着科学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也变成了科幻文学中长盛不衰的主题之一。正如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样,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态度也一直具有两面性。人工智能的地位和处境与“人”的定义密切相关,其变化折射出了人类的伦理价值观念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而随之改变的过程。本文选取了在科幻小说发展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四部科幻小说,探讨了其中的人工智能形象所面对的不同伦理困境,和人工智能与人类面对困境做出的不同伦理选择,进而分析了人类对人工智能态度的逐渐转变,以及这些转变所反映出的不同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伦理和道德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在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提出了研究问题,并对过往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主体部分共分四章,分别探讨了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和《两百岁的人》,菲利普·K·迪克的《仿生人能梦见电子羊吗?》和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浪游者》中,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所面临的不同伦理困境,以及面对伦理困境人工智能和人类所采取的不同措施。从这些不同中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态度越来越开放,人工智能逐渐为人类所接受。“人”的定义变得更加广阔,反映出人类伦理道德的进步。
[Abstract]:Artificial man has been around for a long time. With the ri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become one of the enduring themes of science fiction, just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human attitude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always been dual. The status and situ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finition of "human". The change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the change of human ethical values influen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selects four representative sci-fi novels in each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fi.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ethical dilemmas faced by the im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different ethical choices made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beings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gradual change of human attitude towa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se changes reflect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human ethics and morality in different times. Firstly,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issues. The main part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which discuss Mary Shelley's Franken Stein and Asimov's self, respectively. Robots and < 200 years old.'by Philip Kdik, can bionics dream of electronic sheep? The different ethical dilemmas fac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aces to ethical dilemmas and the different measures taken by humans, we can see from these differen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uman attitud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pe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gradually accepted by human beings. The definition of "human" has become broader, reflecting the progress of human ethics and morality.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涛;谈台湾的科幻小说发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李雯;中西科幻小说界定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3 陈许;;动荡与融合——略谈20世纪90年代外国科幻小说[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4期

4 汤哲声;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发展史论[J];文艺争鸣;2003年06期

5 兰草;开创军事科幻小说新天地[J];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12期

6 张希玉;;中国第一家科幻小说报夭折始末[J];出版史料;2008年02期

7 王卫英;张懿红;;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本土化进程[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8 苏逸平;;科幻小说中的几种人[J];发现;2008年06期

9 托马斯·斯科提亚;陈芳;;作为思想实验的科幻小说[J];科学文化评论;2008年05期

10 刘晶;;“真”与“幻”的结合——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科幻小说[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尹传红;;科学所“对应”的文化——兼论科幻作品的价值与使命[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卫英;姚义贤;;科技时代,我们需要文学幻想——浅谈科幻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A];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3 尹霖;武丹;沙锦飞;王卫英;;关于我国科幻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科幻创作与青少年想象力培养”研讨会综述[A];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4 李英;郑军;;超越自我,燃烧生命——黄易与他的科幻小说[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于启宏;;中国当代科幻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6 韩啸;;微博文学:正在“编织”的当代新文体[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维佳;科幻小说之我见[N];文学报;2000年

2 金涛;科幻小说之奇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戴翊;科幻小说毕竟是小说[N];文汇报;2008年

4 路甬祥;科学家和他们的科幻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杨鹏;科幻小说该如何阅读和欣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陈芳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幻小说:不知它是什么,但看见时知道是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日本《和谐》首获美国科幻小说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陈养正;科幻小说:“无米之炊”的“米”从哪来?[N];大众科技报;2011年

9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_g;科幻小说要对社会现实发生作用[N];深圳特区报;2013年

10 杨鹏;读科幻小说的几点建议[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卫英;重塑民族想象的翅膀[D];兰州大学;2006年

2 姜倩;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D];复旦大学;2006年

3 刘媛;中国现当代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本土特点及大众传播[D];苏州大学;2014年

4 白洁;中国现代行政组织伦理困境的思考[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世昕;何以为人—对四部机器人科幻小说的伦理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

2 王玮玮;中国科幻小说的受众心理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邹德辉;科幻小说在我国的传播困境与发展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窦芳芳;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乌托邦建构[D];辽宁大学;2015年

5 陈子越;从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看科幻小说的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凤娇;科幻小说《鬼面天蛾》(1-4章)翻译报告[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7 吴雨威;《冬季星之王》翻译实践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8 罗雯雯;谈科幻小说的翻译策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叶凌宇;以科学为尺度丈量地球文明[D];广西大学;2015年

10 刘佳;《森林星球》的翻译报告[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79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79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8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