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拉丁美洲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独特性

发布时间:2018-03-08 18:44

  本文选题:后现代主义文学 切入点:拉丁美洲 出处:《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拉丁美洲后现代主义文学相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呈现其独特性。本文紧密结合拉丁美洲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状况,从多角度展开对拉美后现代主义文学独特性的讨论,认为因其历史进程和文学传统之使然,拉美国家对待后现代主义多采取温和型态度,又因其独特的区域性,其后现代主义文学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历史性和多样性等特征。该文学不是对欧洲和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模仿,没有明确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界线,故而构成了一种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Abstract]: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Latin American postmodernism literature presents its uniqueness. As a result of its historical process and literary traditio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tend to adopt a moderate attitude towards postmodernism, and because of its unique region, postmodernism literature has an obvious political character. This literature is not a imitation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there is no clear line between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so it constitutes a kind of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ountries.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11&ZD137)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评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赵丹;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罗斯的命运[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4期

3 吴泽霖;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4 王平;;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若干特征[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5 宫月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繁荣[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后现代主义文学导读》[J];外国文学;2007年05期

7 张文会;;从工具到主体的转变: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特征[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刘凡;;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后表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裴云红;;西方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之比较[J];学术交流;2010年02期

10 姚霞;;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源流[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宋德发;后现代的文学与古典的态度[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花丛;走出迷失—从消费主义角度解读《白噪音》[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梁莹;多和田叶子的后现代主义文学[D];山东大学;2017年

3 齐芳溪;论塔季娅娜·托尔斯塔娅《野猫精》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早;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幻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朱玉;“虚空”下的追寻[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利佳;《“百事”一代》:“不确定性”解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7 赵若涵;《寻羊冒险记》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灿灿;对不同时代中边缘人的生存境遇书写[D];新疆大学;2014年

9 丁璐;论《兽笼》中现实主义叙事内容和后现代主义创作形式的融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兴丽;后现代语境下马卡宁的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85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85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7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