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后殖民主义书写与解读
本文选题:后殖民主义 切入点:文化身份 出处:《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在西方文化研究和文学评论领域风靡一时且影响广泛的理论体系,自从传入澳大利亚后,因其批评性、尖锐性和实用性而引人注目。在长期的理论运用过程中,后殖民主义理论在当代澳大利亚文学创作和研究实践中又被赋予了澳大利亚特有的民族文化。文章以彼得·凯里(Peter Carey)和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等代表性作家的小说为切入点,结合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系统梳理和解读澳大利亚独特的民族与文化背后的多元文学盛景,继而挖掘植根于文学文本中的澳大利亚精神。
[Abstract]:Post-colonialism theory, as a popular and influential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field of western 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criticism, has been criticized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to Australia. Sharp and practical. In the long run of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has been endowed with Australian nation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Australian literary creation and research practice.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novels of representative writers such as Peter Carey and Patrick Whiteke. Combined with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postcolonial cultural criticism theor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and interprets the diverse literary prosperity behind Australia's unique nation and culture, and then excavates the Australian spirit rooted in the literary texts.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15WW005)
【分类号】:I61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胜年;陈洁;;澳大利亚文学二人谈[J];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04期
2 张素艳;;澳大利亚文学史上最繁荣时期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周小进;;走向深入的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1期
4 马丽莉;;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女性文化身份[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2期
5 马乃强;;2006年度澳大利亚文学综述[J];国外文学;2007年03期
6 欧阳昱;;澳大利亚文学节中的中国[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高迪迪;王林;;2009年暨第二届澳大利亚文学周在京启动[J];国外文学;2009年03期
8 ;2009年澳大利亚文学周3月开幕[J];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03期
9 陈弘;;20世纪我国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10 松延;克拉默教授谈澳大利亚文学[J];外国文学;198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尧;在探寻中前进[N];文艺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王晋军;《祖先游戏》:一部关于中国的外国小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梁余晶;一扇了解澳洲的窗口[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宝康;论怀特小说的悲剧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毕宙嫔;“诗性智者”[D];苏州大学;2010年
3 彭青龙;“写回”帝国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永春;当代澳大利亚土著文学中的身份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莹铃;尼古拉斯·周思笔下的中国形象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红梅;当代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中国题材小说[D];苏州大学;2005年
3 王静;[D];苏州大学;2001年
4 王永力;《神秘的河流》的叙事学分析[D];西华大学;2012年
5 冯雷;《库娜图》与《我的位置》的文体对比研究[D];西华大学;2009年
6 廖蔚莹;“愤怒的企鹅”及其对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洁;试论《祖先游戏》中的杂糅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婷;从弗洛伊德角度研究《情歌》[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文明;埃莉诺·达克在《永恒的土地》中的双重身份[D];安徽大学;2006年
10 荆丽敏;盖尔·琼斯小说流散主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88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88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