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视野下看《暮光之城》的女性主义
本文选题:《暮光之城》 切入点:贝拉 出处:《语文建设》2016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小说《暮光之城》是由美国作家斯蒂芬·梅耶创作的。以往关于《暮光之城》的翻译研究多集中在对小说内容和主旨的研究,缺乏对主要人物角色的细节分析。就小说文本中主要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来看,贝拉这个角色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特征,尤其是贝拉在对爱情的判断和争取过程中,展现出了强烈的女性主义特点。故本文以女性主义为切入视角,研究在翻译《暮光之城》过程中应当注重的要点——挖掘贝拉独立女性的意识,并对其自身所具备的女性主义特色进行重点展现。
[Abstract]:The novel "Twilight Saga" was written by American writer Stephen Mayer. In the past, translation studies of Twilight focused on the content and purport of the nove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the character of Bella has a strong feminist characteristic,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judging and striving for love.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key point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Twilight, which is to excavate Bella's consciousness of independent women. And to its own feminism characteristic carries on the key display.
【作者单位】: 武夷学院;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红;胡nInI;;走向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主义的生态解构与重构[J];当代文坛;2013年05期
2 崔筱溪;;澳大利亚女性主义评介[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7期
3 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述介[J];哲学动态;2000年01期
4 刘小平;;目标的窘困与意义的迷失——对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反思[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魏天真;自陷囹圄的女性主义[J];文艺争鸣;2003年05期
6 董美珍;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科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郑大群;;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王宏维;;论女性主义认识论演进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哲学研究;2009年07期
9 桑德拉·哈丁;都岚岚;;女性主义、科学和反启蒙思想的批判[J];上海文化;2009年05期
10 李会子;;女性主义视觉下的舞蹈艺术[J];音乐生活;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曹剑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知识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静仪;;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的现实差距[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宏维;女性主义哲学对哲学学科发展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书评人 孟林;用两性对话方式探讨女性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刘维维;女性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中国坐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兵;女性主义万花筒中缤纷的生活[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丁宁;女性主义不是一种时髦标签[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女性之思 敲开经济学之门[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小冯;你了解女性主义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女性主义的跨文本写作与阅读[N];文学报;2005年
9 肖巍;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丽;女性主义法学的自我反思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怡菲;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性别反思[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刘笑言;走向关怀[D];吉林大学;2013年
8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琛;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图书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要素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素欣;男性角色的缺失与存在-《小妇人》的女性主义分析[D];河北大学;2014年
3 艾亚南;《女洗手间》中女性空间的阐释[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倩;从女性主义叙事学来解读《欢乐之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潘才华;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主义法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向娟;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许琪;《离岸》女性主义文体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富丽;中西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戴露;个人自拍史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邓菲;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女性音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88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8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