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想象的共同体”: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建构

发布时间:2018-03-28 09:51

  本文选题:美国华裔文学 切入点:刘裔昌 出处:《学术交流》2016年11期


【摘要】:美国华裔文学从无至有,从被消音到争得话语权,从无人问津到众人瞩目,从边缘文学到主流文学的变化经历了无数曲折与动荡。中国这一"想象故国"作为"想象的共同体"在不同时期华裔作家作品中有着不同表现形式:早期的作家厌恶甚至憎恨中华传统文化,在作品中不惜贬低、痛斥中国文化以迎合美国读者的好奇心理;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以此为文学创作的原动力,积极地输出中国文化,改变华裔的刻板形象,融合两种异质文化。华裔作家担当起消解文化对立、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任。
[Abstract]: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has never been there, from being silenced to winning the right to speak, from being ignored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The changes from marginal literature to mainstream literature have undergone numerous twists and turns and turbulence. As a "imaginative community", China has different forms of expression in the works of Chinese writer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early writers. Disgust and even hat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ir works, they do not hesitate to belittle and denounce Chinese culture in order to cater to the curiosity of American readers. By the 1970s and 1980s, they regained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used it as the driving force for literary creation and actively exported Chinese culture. By changing the stereotyp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merging two different cultures, Chinese writers are responsible for dispelling the cultural opposition and promoting the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2016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美国华裔文学批评范式研究”(16WWB02) 2016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美国华裔戏剧研究”(2016D009)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英剑;命名·主题·认同——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张典;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新视角——评胡勇的专著《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04期

3 胡勇;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首作帝,李晓梅;根的意义——由《文化的乡愁——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说开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张龙海;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在中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6 陈爱敏;美国华裔文学经典的显现[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2期

7 张卓;;美国华裔文学生产的历史语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陈爱敏;;表征与反表征——兼论美国华裔文学的表征实践[J];外语研究;2008年06期

9 陈洁;;美国华裔文学研究领域的奇葩——《美国华裔文学史》评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美国华裔文学国际研讨会预备通知[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爱华;朱莉;;后殖民视野下华人历史记忆尘封残片的再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述评[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央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郭英剑;当代美国华裔文学方兴未艾[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马航飞;美国华裔文学:旧矛盾与新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郭英剑;论美国华裔文学研究[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卓;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D];苏州大学;2006年

2 张琼;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欢;早期美国华裔文学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黎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初阳;从散居文学理论看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观照[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陈鲲;不同时代背景下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身份[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战静钰;美国华裔文学中华裔种族身份的历史嬗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6 乔程;美国华裔文学文化身份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唐书艳;美国华裔文学中身份与声音问题探析[D];南昌大学;2012年

8 张羽;美国华裔文学中女性身份的建构[D];安徽大学;2011年

9 陈红霞;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涂志琴;身份的诉求[D];南昌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75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675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