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包法利夫人》从文学向电影的唯美超越

发布时间:2018-05-25 17:47

  本文选题:福楼拜 + 《包法利夫人》 ; 参考:《电影文学》2017年10期


【摘要】: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以法国19世纪外省的乡村风俗和景色为历史背景,以包法利夫人追求浪漫的婚姻走向堕落和毁灭为叙事线索,再现了歌舞升平下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堕落、龌龊的内幕和实质。导演以高超的艺术造诣,实现了由文学到电影语言、人物形象、环境塑造等方面的唯美超越,像一颗瑰丽的明珠,在银幕上也闪烁出了璀璨的光芒,那清新靓丽的屏幕新形象,是小说到电影里程碑中的一道异样风景。
[Abstract]:Flaubert's novel "Lady Bovary" takes the rural customs and scenery of the 19th century provinces of France a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akes Mrs. Bovary's pursuit of romantic marriage to fall and destroy as the narrative clue. It reappears the decadent, depraved and dirty insiders and essence of capitalist society under the rising of singing and dancing. With superb artistic attainments, the director has achieved the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from literature to film language, character image, environment shaping, and so on. Like a magnificent pearl, he has also shone a bright light on the screen. That fresh and beautiful screen has a new image. Is the novel to the movie milestone a strange scenery.
【作者单位】: 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
【分类号】:I565.074;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匡小红;想象的死亡与开始——读《包法利夫人》[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2 张琳;;《包法利夫人》艾玛的悲剧命运解析[J];芒种;2013年06期

3 苏童;;谈谈《包法利夫人》[J];图书馆杂志;2006年07期

4 ;短语[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7年12期

5 兰守亭;;《包法利夫人》中马的象征解读[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杜凯凯;;《包法利夫人》中的浪漫[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09年01期

7 傅守祥;林琳;;母性意识的缺失与女性自由的迷障——《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的重新审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孙丽雪;;浅析《包法利夫人》中女主人公形象的意义[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年07期

9 吴朗;;攀“龙”附“凤”的一部悲剧 读《包法利夫人》札记[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10 李健吾;;《包法利夫人》作者的疏忽[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朱冰;;《包法利夫人》精神批评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诗雨;;试论《包法利夫人》中非言语行为文学描述的呈现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蒋春生;;浪漫梦想的殉葬者——读《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煲呔与包太:包法利夫人154岁变成兔女郎[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罗新璋;喜看爱玛倚新妆[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英美澳等国作家选出十大名著[N];文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宋琳琳;《包法利夫人》中的空间叙事[D];湖南大学;2015年

2 王增岩;《包法利夫人》在中国的经典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李思琪;《包法利夫人》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袁演;传统中的嬗变[D];南昌大学;2007年

5 裴仁昊;浅析《包法利夫人》中的现实主义和无个人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王统秀;《包法利夫人》与《死水微澜》的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马秀钰;法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D];外交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934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34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