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反乌托邦小说对现代文明的哲学启示
本文选题:乌托邦 + 反乌托邦小说 ; 参考:《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摘要】:20世纪西方反乌托邦小说是对传统乌托邦小说的批判与反驳。它对现代文明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大胆预测与深刻反思。小说通过对人性与自由、人的存在方式与价值、极权主义、科技伦理、理性与非理性二元对立等哲学方面进行深刻探讨与反思,展现给人类未来可能出现的人与社会的全面异化、人类自由意志的剥夺、极权主义盛行、道德价值沦丧的画面,从而给当代人考察自身生存境况与现代文明走向提供警示与重要启示。
[Abstract]:Western anti-utopian novels in the 20 th century criticize and refute the traditional utopian novels. It has carried on the bold forecast and the profound refle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in the future. The novel deeply discusses and reflects on human nature and freedom, the way and value of human existence, totalitarianis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thics,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dualistic opposition, etc. Showing the overall alien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society, the deprivation of human free will, the prevalence of totalitarianism, the loss of moral values, and the possible emergenc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future. Thus, it provides warning and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contemporary people to investigate their own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trend of modern civilization.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西方当代女性主义反乌托邦小说研究”(项目编号:SCWY16-01)
【分类号】: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永旺;;反乌托邦小说的根、人和魂——兼论俄罗斯反乌托邦小说[J];俄罗斯文艺;2010年01期
2 刘英杰;马双;;极权制约下的黑暗世界——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的权力运作机制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3 黎新华;;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现代性忧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李宁;;《美丽新世界》对《我们》的继承与发展[J];名作欣赏;2011年35期
5 彭彦录;;论君特·格拉斯小说与反乌托邦小说的互文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6 王一平;;反乌托邦小说的科技伦理反思与吁求[J];外语教学;2013年04期
7 江艳华;贾梦姗;;20世纪英国反乌托邦小说主题研究[J];芒种;2013年12期
8 杨森;邓亚晔;;反抗与颠覆——对反乌托邦小说《1984》的后现代主义解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9 赵世瑾;;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的文本结构和语言阐释[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2期
10 黎新华;;作为“反方案”的反乌托邦文学[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华裔美国女生张亦雪昨日出版反乌托邦小说处女作[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杨津涛 书评人;遗忘带来祸患[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尹霖;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俄罗斯反乌托邦小说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袁晨晨;英国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群体”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翁路;硬币的两面—英国反乌托邦小说中的英雄形象[D];四川大学;2006年
3 段晓华;从梦想到梦魇[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晓颖;论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中的顺从机制[D];湘潭大学;2009年
5 汤平;永远的警示[D];四川大学;2005年
6 郑钰;乌托邦的颠覆与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云剑;论《美妙的新世界》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祝华;梦幻的世界[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994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9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