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叙事特征及艺术效果
[Abstract]:Beloved is the masterpiece of American contemporary writer Tony Morrison and one of the best-selling work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is novel is based on the real events of history, and through the experience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women in a black slave family, it reveals the destruction of the black spirit and body by the slavery system, even after the abolition of the black slave system. Nor has it completely eliminated its negative effects. The novel not only has the story plot of ups and downs, but also its narrative techniques on the basis of postmodernism, adding the expression of magic realism.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远;;论小说《宠儿》的悲剧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2 谢娟;;《宠儿》的生存策略之记忆的讲述(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4期
3 周欢梅;;关于《宠儿》中色彩的几点思索[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1期
4 罗毅;;以基督大爱的视角解构《宠儿》人物的宗教身份[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罗毅;;虚构的真实——论《宠儿》文本的真实指向[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王静婧;魏荣;;记号种种——简论《宠儿》中的母爱[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05期
7 王英;夏海玲;;小说《宠儿》中赛斯的母爱[J];新余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周晓兰;;论《宠儿》中创伤性的家庭形态[J];海外英语;2014年03期
9 顾金成;姜淑芹;;简析《宠儿》中的鬼魂隐喻[J];长城;2010年06期
10 郝险峰;;《宠儿》——黑人农奴制最后的复仇与解体[J];长城;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雷格;在爱与恨的边缘[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宇;挣脱双重桎梏,,重建精彩人生—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宠儿》[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李凡;他者的悲剧[D];延安大学;2015年
3 王灿;论《宠儿》中的哥特式因素[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东洁;《灶神之妻》与《宠儿》中的创伤表征策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5 班洪玉;对《宠儿》中黑人生存状况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6 李浩宇;《宠儿》中的陌生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张军;对小说《宠儿》的巴赫金式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陈红;论《宠儿》的叙事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迅;《宠儿》的文化诗学解读[D];温州大学;2009年
10 谢梅;《宠儿》:一个带有爵士乐特点的开放文本[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31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131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