煞费苦心的胡吹乱捧——再评刘再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
[Abstract]:Zheng Wu Yuying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Wu): miss Liu, I recently studied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peech at the Symposium on Literary and Art work, criticizing the General Secretary's erroneous tendency that the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should "respect foreign countries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regard foreign countries as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only foreign countries are from abroad," and "take winning prizes in foreign countries as the highest pursuit." The feeling is deep. Think of the last time I asked you to do an interview on Liu Zaifu's remarks 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aking advantage of ulterior motives-commenting on Liu Zaifu's comments 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No. 5, 2015).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唐小林;;马悦然的“神功”[J];文学自由谈;2015年05期
2 唐小林;;刘氏的“豆腐渣”[J];文学自由谈;2014年03期
3 刘再复;;驳顾彬[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6期
4 刘再复;;再说“黄土地上的奇迹”[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1期
5 叶开;;高密东北乡:莫言的隐秘文学王国[J];文史参考;2012年21期
6 张薇;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标准与审美标准[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6期
7 郑凡夫;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备忘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1期
8 郑伯农;青史凭谁定是非——关于第四次文代会的一段“内幕”[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01期
9 刘再复,林岗;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五四”运动对人的不同认识[J];人文杂志;1988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林精华;;诺奖的国际政治学:何谓“白俄罗斯文学”?[N];文艺报;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玉英;刘文斌;;煞费苦心的胡吹乱捧——再评刘再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03期
2 斯炎伟;;哗变与骚动:历史转折语境下的全国第四次文代会[J];文学评论;2016年01期
3 吴玉英;刘文斌;;别有用心的借题发挥——评刘再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05期
4 王虎;;中国新时期电影与文学的互证——兼评刘再复《驳顾彬》[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5 杨扬;;新世纪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扬子江评论;2015年01期
6 袁敦卫;;莫言与中国当前的文学教育[J];文化学刊;2013年05期
7 杜明业;;《红高粱》:“民族寓言”学说的归位与突围[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范武邱;;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语言硬伤依然存在——写在莫言获奖之后[J];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04期
9 贺芬;;莫言作品可否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兼议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编写[J];教育与考试;2013年01期
10 姬蕾;;论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再复;吴小攀;;关于文学与思想的答问——刘再复采访录[J];华文文学;2010年04期
2 ;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访问汕头大学[J];华文文学;2011年02期
3 叶仙;;刘再复作品系列出版[J];华文文学;2011年04期
4 叶公觉;沧海浪花 碧空繁星——读刘再复散文诗随想[J];当代文坛;1988年02期
5 梁浩;刘再复的“心史”与散文诗的突破——评刘再复散文诗《寻找的悲歌》[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8年05期
6 徐成淼;;在执拗的追求中营造恢宏的生命树——刘再复《寻找的悲歌》论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7 ;对刘再复观点的区分[J];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03期
8 山城客;且看“漂流”中的刘再复[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03期
9 祖慰;;黑体——刘再复肖像[J];人民文学;1989年02期
10 ;刘再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再复谈文学不可革命[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2 孙德喜;;姚雪垠与刘再复论争的反思[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志雄;;回顾刘再复与姚雪垠的论争——写在姚雪垠诞辰100周年之际[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马国川;刘再复:那是富有活力的年代[N];经济观察报;2008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江迅;刘再复:“文学应当走向生命”[N];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文艺评论家 吴亮;“人文何处”惊诧论[N];东方早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北辰;功利的教育需要诗意[N];华夏时报;2013年
5 特约记者 马晓鸣;刘再复:独语天涯的思想者[N];贵州民族报;2013年
6 张耘梅;我观李建军与刘再复的“文笔战争”[N];文学报;2014年
7 厦门大学国学院教授,,副院长 陈支平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陈菁霞;阅读五四,想现实问题[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申霞艳;意义危机与叙事自由[N];北京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春红;刘再复“启蒙文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2 刘亚斌;新时期文论价值取向历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宏;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理论生成及评价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春红;论刘再复80年代文艺思想[D];苏州大学;2004年
3 王芳;审美判断与文化批判:刘再复文学批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
4 朱孟刚;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黄文祥;刘再复“文学主体性”理论回眸[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60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26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