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走出童年创伤的阴影,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安宁—读莫里森新作《上帝救助孩子》

发布时间:2019-02-21 12:12
【摘要】:本文聚焦莫里森新作《上帝救助孩子》对童年创伤的描摹,讨论分析深肤色对家庭关系和个人成长的影响,性暴力等对各种族儿童的打击,以及如何通过"言说"的疗伤作用走出童年创伤的阴影,走向心灵的自由和安宁之路。本文认为,该小说关注超越了种族界线的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问题,有不同于莫里森以往小说的当下性和社会现实意义。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Morrison's new book God Save the Child, which depicts childhood trauma and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dark skin on family relations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 of sexual violence on children of all races. And how to go out of the shadow of childhood trauma and walk to the road of freedom and tranquillity through the healing of speech.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is novel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hich transcends racial boundaries, and is different from Morrison's previous novels in its present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11&ZD137)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号15BWW065)资助 2015年度国家留学基金(留金发[2015]3012)支持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良芹;;莫里森研究在美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2期

2 冯英;;莫里森小说中的食物与性[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田丽;;对“大故事”的质疑与解读——简析莫里森《最蓝的眼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4 徐莉华;唐倩倩;;苦难与困惑之下的审美——莫里森小说的片断撷取和美学阐释[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万丽丽;;论莫里森作品中的种族意识[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21期

6 王守仁,吴新云;对爱进行新的思考——评莫里森的小说《爱》[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7 唐红梅;;鬼魂形象与身体铭刻政治:论莫里森《蒙爱的人》中复活的鬼魂形象[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8 陈伟;;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2期

9 王玉括;;美国莫里森研究综述[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01期

10 蒋欣欣;;作家莫里森的身份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罗晓云;;手中的鸟——析莫里森《宠儿》中的环境描写[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王p鷓,

本文编号:2427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27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