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蝴蝶君》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9-05-09 14:16
【摘要】:《蝴蝶君》是黄哲伦的代表作,体裁为戏剧。黄哲伦创作这部戏剧的灵感来自于当时的一则新闻,一个法国外交官爱上了一个中国的女演员,而这个女演员后来却被证明她不仅仅是个间谍还是个男人。黄哲伦将这个新闻与歌剧《蝴蝶夫人》联系起来,并对其进行解构。这部戏剧涉及到民族和种族、东方与西方、性别和政治、身份和认同、殖民与后殖民,以及其他重大命题。并且,由于宋丽伶这个特殊的角色—男扮女装,从而《蝴蝶君》也表现出一定的女性主义的因素与观点。然而,关于《蝴蝶君》的国内研究大多聚焦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其他视角,针对女性主义因素的研究成果较少,由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其中的女性主义观点的研究则更甚。本文将主要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体现于《蝴蝶君》中的女性主义观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针对黄哲伦和《蝴蝶君》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第二章介绍《蝴蝶君》的文献综述和相关的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理论——后殖民女性主义。本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女性主义观点。第三章对《蝴蝶君》展开后殖民主义分析。本文主要分析《蝴蝶君》中体现的边缘化和话语颠覆等后殖民主义的内容。第四章主要分析后殖民女性主义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女性主义。本文将针对东方女性的刻板形象、女性的“物化”、雌雄同体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五章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本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Abstract]:The Butterfly King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Huang Zhelan, whose genre is drama. The drama was inspired by news that a French diplomat fell in love with a Chinese actress who later proved to be not just a spy but a man. Hwang linked the news to the opera Lady Butterfly and deconstructed it. The play deals with nationality and race, East and West, gender and politics, identity and identity, colonization and post-colonialism, and other major propositions. Moreover, because Song Liling, a special role, dressed as a woman, Butterfly also showed a certain feminist factor and point of view. However, most of the domestic studies on Butterfly focus on Deconstructionism, Post-colonialism and other perspective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feminist factors are less. The study of femi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is even wors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feminism in Butterfly 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This paper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Huang Zhelan and Butterfly, and explains the purpose and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Butterfly and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post-colonialism and feminism-post-colonial feminism. This article uses the post-colonial feminism theory to analyze the feminist 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post-colonialism of the Butterfly K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post-colonialism such as marginalization and discourse subversion in Butterfly.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another important content of post-colonial feminism-feminism.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stereotype of oriental women, the materialization of women, androgyny. The fifth chapter summarizes this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712.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天真;后现代语境中的女性主义:问题与矛盾[J];外国文学;2005年05期

2 胡志红;胡nInI;;走向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主义的生态解构与重构[J];当代文坛;2013年05期

3 崔筱溪;;澳大利亚女性主义评介[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7期

4 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述介[J];哲学动态;2000年01期

5 刘小平;;目标的窘困与意义的迷失——对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反思[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魏天真;自陷囹圄的女性主义[J];文艺争鸣;2003年05期

7 董美珍;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科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郑大群;;女性主义美国学派——女性主义叙事学简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王宏维;;论女性主义认识论演进中的三个基本问题[J];哲学研究;2009年07期

10 桑德拉·哈丁;都岚岚;;女性主义、科学和反启蒙思想的批判[J];上海文化;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曹剑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知识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静仪;;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的现实差距[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宏维;女性主义哲学对哲学学科发展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书评人 孟林;用两性对话方式探讨女性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刘维维;女性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中国坐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兵;女性主义万花筒中缤纷的生活[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丁宁;女性主义不是一种时髦标签[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女性之思 敲开经济学之门[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小冯;你了解女性主义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女性主义的跨文本写作与阅读[N];文学报;2005年

9 肖巍;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丽;女性主义法学的自我反思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怡菲;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性别反思[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3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刘笑言;走向关怀[D];吉林大学;2013年

8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琛;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图书在中国的出版及传播要素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素欣;男性角色的缺失与存在-《小妇人》的女性主义分析[D];河北大学;2014年

3 艾亚南;《女洗手间》中女性空间的阐释[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倩;从女性主义叙事学来解读《欢乐之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潘才华;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主义法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向娟;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空间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许琪;《离岸》女性主义文体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富丽;中西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戴露;个人自拍史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邓菲;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女性音乐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72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72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e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