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严歌苓小说的文本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1 01:01
【摘要】:严歌苓是当代炙手可热的华文女作家之一,其作品获得了许多专业学者的认可,多次获得海内外大奖。她将女性、历史、人性等因素融合到小说中,其影视化的叙事特征给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表现出作家在小说创作上的更多可能性。笔者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严歌苓小说中展现的女性人物、主题意蕴以及小说中的影视化叙事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并进一步探究由这三个维度的内容引起的思考和表达的内涵。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等五部分。绪论主要讲述论文的选题意义、严歌苓小说文本的创作概述以及关于严歌苓小说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论述严歌苓文本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及变化。严歌苓对女性人物的书写不论在写作技巧、情感表达还是人格深处的自我困境分析都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这一章主要是从散发着母性光辉和勇于追求自我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形象从单一转向立体的原因三方面入手,分析严歌苓小说中的典型母性形象:女性不断宽恕苦难的特质,拥有极强的藏污纳垢的能力;女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迸发的独立生命意志,勇于追求自我的精神和态度;女性从“面片”式的形象向“球体”形象转变的过程中,她们从“神坛”走到“地上”,成为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真实女性,这除了与作者在创作内容上的转变有关之外,更多的是作家想要在文本中提出一个两性关系以及第一性为谁的问题。第二章主要是从主题意蕴入手,分析严歌苓小说中的多种爱情样式、时代印象以及鲜明的主体意识表达。再现不同爱情样式下的情感困境是两性关系中最突出的问题;分析童年经验影响下的作家记忆在作品中的体现;剖析主体意识在人物生命意志里的影响。从不同的主题探察严歌苓对人性的审视、剖析和反省,挖掘自我主体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第三章论述严歌苓小说文本中的叙事特征。这是严歌苓小说能够和影视“联姻”的重要因素,展现了严歌苓高超的叙事手法。蒙太奇叙事是作家文学创作中最突出的个人风格,它突破了小说单线条的叙事框架,唤醒了读者的感官,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予了作品较高的自由度;作为一个专业好莱坞编剧,戏剧性叙事成为严歌苓小说文本中的常用手段,精彩绝伦的剧情为读者营造了具有冲击力的场面氛围;关注边缘个体的微观叙事在影视的叙事表达方向上的默契,同样是严歌苓小说不断被改编的原因,聚焦个体生命体验和人格自尊,解除底层小人物特殊性的社会文化象征符号,回归人的意义成为严歌苓人文关怀中的最大亮点。回归小说文本,就会发现严歌苓的作品中被社会挤压在横截面上的女性人物性格,读者也能够享受到类似一帧帧影片营造的画面氛围,作者通过这样一种严氏小说的文本叙事特征引发更多的社会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伊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月;朱瑞鸿;;女性的命运时空:严歌苓创作的成长节点与小说的艺术特色[J];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03期

2 周昱衫;;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析[J];大观(论坛);2019年04期

3 刘心萌;吴冰倩;陈凌天;袁婷;;论严歌苓小说中的“窥视”书写[J];大众文艺;2018年24期

4 杨帆;杨亚丽;;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5 俞春玲;;严歌苓小说中的戏曲叙事策略[J];写作;2019年01期

6 刘玄;;严歌苓小说电影改编热现象研究[J];电影评介;2018年04期

7 雷静;邓家鲜;;严歌苓创作中“文革”叙事的独特视角探析[J];新西部;2018年14期

8 杨晓伟;;严歌苓小说中女性的生存悲剧——探究其出国经验是阵痛还是资源[J];名作欣赏;2018年14期

9 马晓华;;浅析严歌苓作品中军人形象的独特性[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10 赵鑫;;论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形象[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槟;;移民的况味——严歌苓小说中的美国抒写[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白烨;;难以遮蔽的人性光辉——读严歌苓长篇新作《第九个寡妇》[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3 王诗琳;;畸形家庭中的健全人格——《小姨多鹤》中的女性形象及人性意识[A];华夏论坛2016年8月(总第一期)[C];2016年

4 张慧瑜;;“青年文艺论坛”第八期 《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A];《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青年文艺论坛·第八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付艳霞;认一个错的路有多长[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徐迅雷;《金陵十三钗》中的救赎[N];科学时报;2011年

3 青年评论家、编剧、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白惠元;对于严歌苓,,编剧思维是基石也是束缚[N];文汇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吴雪阳;严歌苓:《老师好美》关注少年男女心理健康[N];中国青年报;2014年

5 晓昕;对日本战争遗孤的新诠释:以情感化解恩怨[N];中国青年报;2008年

6 乔叶;文学之心[N];河南日报;2016年

7 唐伟;让爱情与鲜花交相辉映[N];河南日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廉维亮;用什么占据中国人的思想高地[N];人民政协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许e

本文编号:2592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92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e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