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看黑人女性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建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奕奇;;从无名到具名——《紫颜色》中黑人女性的规训反抗和身份建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2 王红丽;;黑人女性精神成长之路——电影《相助》主题解读[J];电影评介;2016年13期
3 苏虹蕾;;论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女性问题[J];青年文学家;2016年36期
4 苏虹蕾;;解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形象[J];唐山文学;2016年11期
5 谷彦君;;浅析《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憎恨意识[J];艺术品鉴;2017年02期
6 段雪菲;;论爱丽丝·沃克尔《紫颜色》里黑人女性的觉醒[J];山西青年;2017年12期
7 亓静;;《紫色》中黑人女性的形象探析[J];青春岁月;2017年09期
8 苏虹蕾;;论艾丽斯·沃克小说《紫色》中的黑人女性意识[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年20期
9 杨国景;;探析《野草在歌唱》中“女性他者”世界[J];北方文学;2017年06期
10 丁玉;;《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女性创伤[J];青年文学家;2017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丙堂;崔鑫;;兰斯顿·休斯诗歌中黑人女性形象探究[A];发挥社会科学作用 促进天津改革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7年
2 张磊;杨威;;《等待》:内部殖民凝视下的黑人女性[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四卷)[C];2015年
3 翁珲珲;;莫里森笔下弱小黑人女性的叛逆声音[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陈研;;黑人女性寻求第三空间:《他们眼望上苍》后殖民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肖宁双;;格罗里亚·内勒《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的叙事策略分析[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外国语言文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8年
6 谭红;;浅析《他们眼望上苍》中“地平线”的象征意象——解读珍妮的自我赋权之路[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项星;;从《最蓝的眼睛》中的叙述者看黑人女性身份构建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江栩栩;;论《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中失败的家庭关系[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9 刘畅;;解读《紫色》——沃克的妇女主义[A];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0 陈丽秋;;“飞行”男性们身后的女性——试析《所罗门之歌》中的男女关系和女性地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舟子;莫让才华因性别和肤色而付水流[N];中国妇女报;2017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她开启了黑人女性文学先河[N];深圳商报;2017年
3 林俊鹏;拒绝歧视是对每一个人的保护[N];中国青年报;2017年
4 ;当黑人女性走向成功[N];中国妇女报;2003年
5 邵敏;“被子”与黑人女性自我重塑[N];文艺报;2006年
6 报道员 柯楠;贫困是美黑人女性乳癌死亡率高之因[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晋楠 编译;重塑南非科学[N];中国科学报;2018年
8 袁晨光;银行VIP政策是否构成消费歧视[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康慨;黑人女性首次荣获龚古尔奖[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杜鹃;华盛顿再迎非裔女市长[N];中国妇女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卓;丽塔·达夫诗歌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冬梅;种族、性别与自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马粉英;托妮·莫里森小说的身体叙事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修树新;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丽丽;走出创伤的阴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应伟伟;[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云凤;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伦敦拜谒》和《宗教迷狂》[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薇;从《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看黑人女性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建[D];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
3 叶晓娟;种族、性别和民族的多重身份重建[D];安徽大学;2019年
4 宋颖洁;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他们眼望上苍》[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马杰;从被妖魔化到救赎[D];信阳师范学院;2019年
6 孙冰;黑人女性身份的丧失与建构[D];吉林大学;2018年
7 郭欢欢;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身份建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
8 白晶晶;黑人女性的自我救赎[D];内蒙古大学;2018年
9 彭琳;自我价值的实现:《上帝救助的孩子》中黑人女性成长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10 谢峥;从美国黑人女性在《大都会》(2010-2015)中的形象看其受到的种族歧视[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5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9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