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拉拉的褐色披肩》的成长小说特征

发布时间:2020-03-23 08:40
【摘要】:桑德拉·希斯内罗斯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西语裔女作家之一。她的创作通常基于自己独特的墨西哥裔背景和跨越双重文化背景的成长经历,深切关注以墨西哥裔为主的西语裔文化,尤其是性别、种族和阶级问题,这充分体现在她的长篇小说《拉拉的褐色披肩》中。在她众多作品中,《拉拉的褐色披肩》是美国拉丁裔文学的重要作品,入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决选并获得“英国橘子小说奖”提名。目前国内外对《拉拉的褐色披肩》的研究主要从语言策略、传统文化、象征以及主题等角度展开,此外还将它与其他小说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鲜有学者从成长小说理论出发研究该小说。因此,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拉拉的褐色披肩》中的成长小说特征。《拉拉的褐色披肩》描绘出女主人公拉拉从青春期的天真到最终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仔细探析《拉拉的褐色披肩》中所表现出的三个典型的成长小说特征。第一、小说中有多个在主人公成长道路上起到关键作用的成长引路人,其中有正面引路人,如拉拉的父亲和姑姑,也有负面引路人,如拉拉母亲和她的男朋友。第二、从模式化的结构这一特征看,《拉拉的褐色披肩》体现了作为一部成长小说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探索小说中主人公拉拉的成长历程,在失去天真、幻想破灭并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之后,获得了对社会、对人生、对自我的重新认识。第三、分析小说在成长主题方面体现出的成长小说特征,解读继承传统文化和跨越边界对拉拉成长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文本的详细解读,本文更进一步探究了《拉拉的褐色披肩》在人物、结构以及成长主题方面展现出与成长小说的共通性。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珍珍;;墨西哥披肩传统文化传承——解读桑德拉·西斯内罗斯的《拉拉的褐色披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06期

2 胡佳;;被重织的时空经纬——解构《拉拉的褐色披肩》[J];池州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3 李伟;李润润;;成长小说观照下的《芒果街上的小屋》[J];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4 胡佳;;《拉拉的褐色披肩》的成长主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5 谷野平;孙春艳;;《印度之行》中文明间冲突及和谐共存的可能性——兼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洪子叶;;叙事的坚守与前进——从《芒果街上的小屋》到《拉拉的褐色披肩》[J];文教资料;2012年22期

7 买琳燕;;传统与现代间的承续——对成长小说基本特征的分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苏芳;;《拉拉的褐色披肩》的浪漫主义解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1期

9 傅小平;希斯内罗丝;;再见“,芒果街上的小屋”![J];黄河文学;2011年01期

10 石平萍;;西裔美国文学源流[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买琳燕;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齐悦;奇卡娜女性主义视角下《拉拉的褐色披肩》的解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捷;论桑德拉·希斯内罗丝“主题与表达手法”的追寻[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3 熊春莲;困惑与反抗[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舟;转换中的故事[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5 禹霆;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追风筝的人》[D];辽宁大学;2013年

6 王玉玲;重塑失语者的声音[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荷;哈克的成长之旅[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翠英;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成长与困惑[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琳;论成长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6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96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6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