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斯芬克斯因子解读
发布时间:2020-04-16 06:39
【摘要】:人是一种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组成。文学创作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宣扬伦理和道德,而斯芬克斯因子正是文学作品伦理表述的核心内容。文学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也是由“斯芬克斯因子”所组成的人物形象。一位处于年少时期的中学生,流露天性,没有完成伦理选择获得成熟的伦理意识,在作品中呈现出理性意志和非理性意志的冲突和不同的伦理选择。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与变化,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伦理选择在社会历史和个性发展中的价值,生动展示了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间的伦理冲突,带给人们许多伦理思考和启迪。本文用“斯芬克斯因子”对经典文学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解读,以主人公霍尔顿为例,通过分析其红色猎人帽的三种不同意义,即:反叛者,遁世者和守望者,来探讨霍尔顿身上的“斯芬克斯因子”,讨论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之间的不同组合与变化,从而对理性意志、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间的复杂关系进行阐释,为读者提供理解作品的新视角。本文可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对作者塞林格和其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进行介绍。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分为国内研究和国外研究。第三章是理论,对论文所运用和涉及的理论详细介绍。第四章对主人翁霍尔顿的红色猎人帽代表的伦理身份:反抗者,遁世者和守望者进行斯芬克斯因子解读。第五章讨论小说中的意志冲突和伦理语境,由生存环境的意志冲突、儿童和成人之间的意志冲突和导致意志冲突的原因三个方面构成。第六章是结论,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林;潘不寒;;《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精神世界的象征意象解读[J];语文建设;2015年02期
2 李丹;;透过《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语言特点分析其成长[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9期
3 李纲;;《海蒂》中儿童的伦理选择与成长[J];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1期
4 杜磊;;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英雄”形象[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6 李侦;;“反英雄”经典形象与现实社会的碰撞——《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反叛方式及缘由[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7 柯h,
本文编号:2629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29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