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茨威格小说女性“畸零人”的生命意蕴探析

发布时间:2020-04-22 08:11
【摘要】:在西方现代文学领域,奥地利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因擅长心理描写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茨威格对女性激情的生成及其背后的心灵世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塑造了许多囿于某种偏执情境而不能自拔的女性人物。本论文把茨威格小说中的这类特殊形象概括为女性“畸零人”,并对她们在社会边缘生存的独特性格、心理,及追求自我情感的生命价值进行探讨。茨威格以深刻的人文关怀描写了女性“畸零人”凄苦而温馨的内心世界,对她们异于常人的种种表现给予了充分的同情。女性畸零人看似偏执而极端的生命中蕴藏着丰富的美感和价值意蕴,从而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一类重要的形象,她们以某种类群或群像存在,凸显着典型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当今对女性情感价值及其生命的尊重依然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内容,在这个方面,茨威格的作品显示着不朽的思想启迪和美感魅力。 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茨威格生平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提出本论文所要讨论的主题。第二部分集中对茨威格小说中女性“畸零人”的生命意蕴进行阐释。正文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概括女性“畸零人”无助的畸零处境和矛盾性格、心理,她们代表着在社会边缘生存的女性形象,揭示了一个特殊群体所具有的独特情感状态和精神追求。第二章研究女性“畸零人”的内在情感生命,认为女性“畸零人”把爱与责任作为一种精神守护对象,倾其身心无所求报地加以实践,这种高度情感化的信念其实是伦理边缘精神寄托的实现,从而使自我的情感生命彰显出独特的价值力量,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和向社会压抑反叛的积极意义。第三章进一步分析并总结女性“畸零人”的生命意义,认为女性“畸零人”蕴藏的丰富情感能量使其生命得到扩张,这种能量所散发出的温柔的否定力,使女性畸零人真实地表现自我的生命欲望和内在情感,从而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茨威格对女性“畸零人”的形象创造,是对女性精神世界和特殊命运的有益探索。女性“畸零人”形象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学美感价值,是茨威格对世界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评价茨威格在探究女性心理领域的成就,肯定女性“畸零人”追求情感生命的真实性情和勇敢精神,并赋予她们以美学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为;;灵魂的深度——论茨威格小说中的人物美学[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曹金合;;巴金:生命意蕴的审美体验者[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王升;;论斯蒂芬·茨威格小说无意识的展现[J];作家;2011年14期

4 张卉;;龚贤画学思想中的“墨法”观[J];美苑;2011年04期

5 孙业伟;;孤独和死亡的反讽——解读《江雪》的生命信息[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司马黎;;构建富含生命意蕴的课堂文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曾勇;;“道法自然”的生命意蕴及其当代教育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准新;一年一度白玫瑰[N];东方航空报;2000年

2 吴振峰;石鲁花鸟画生命意蕴索绎[N];中国文化报;2002年

3 季关泉;浙江省作协确定2009年度签约作家和签约作品[N];文艺报;2009年

4 张继馨;徐纯原的花鸟画艺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5 刘庆邦(作家);还说红楼[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6 乔国良;物性人性两相融[N];安徽日报;2006年

7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顾晓鸣;传统节日在创新实践中升华[N];文汇报;2008年

8 廖四平 张玉亮;诗与思的完美结合[N];光明日报;2005年

9 何英(书评人);叶尔克西:深沉、本真及生命的柔情[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胡海波;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中)[N];吉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和;追寻生命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露;茨威格小说女性“畸零人”的生命意蕴探析[D];江南大学;2011年

2 杨静静;茨威格:中国现代精神史的一面镜子[D];北京大学;2011年

3 冷燕丹;茨威格小说的弗洛姆式解读[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慧涛;论茨威格创作中的犹太意识[D];湖南大学;2012年

5 秦超颖;茨威格戏剧创作及其思想特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兰莉丽;茨威格传记作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经刚;论精神分析学习对茨威格小说创作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静;茨威格政治人物传记作品中的人性化书写[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卜懿;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小花;论《特希特斯》的人性主题与艺术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36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36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e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