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看《美国牧歌》中的田园梦碎之路

发布时间:2020-04-24 21:56
【摘要】:《美国牧歌》是一部美国当代现实主义小说,也是美籍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美国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于1997年完成并获得了1998年的普利策奖。作为一部被“美国梦”贯穿始终的作品,它主要描写了上世纪60年代,犹太移民塞莫尔·利沃夫一家四代在美国的生活,展现了美国犹太移民利沃夫家族的沉浮变迁。由于利沃夫家族四代人在美国拥有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通过这部作品,菲利普·罗斯细致而生动地向读者呈现了利沃夫家族从向往美国牧歌式生活到憧憬梦幻灭之路。“田园”意味着天真快乐,无忧无虑,不被世俗所扰的美好家园,“田园之梦”与“美国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将通过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着重分析利沃夫家族的美国田园之梦的幻灭过程,探讨推动利沃夫家族田园梦碎之路背后的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需要。首先,本文将从外在环境因素方面分析田园梦碎背后的社会事件、冲突等外在原因,具体阐述由文化环境冲突,宗教冲突,政治冲突等外因导致的家族衰落。其次,本文将着重探讨导致利沃夫家族田园梦碎的人物内在需要,如生理需要,自尊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并且将具体从需要演变所对应的家族发展阶段,来分析利沃夫家族从建立和维持田园梦,田园梦衰落,到田园梦毁灭的内因及演变过程,勾勒出利沃夫家族的田园梦碎之路。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美国牧歌》中利沃夫家族虽然因美国特殊时代背景下大环境因素和家族内部不同的内在需要带来了自身的瓦解和美国式田园牧歌的幻灭,但美国式田园梦碎不单单只是家族悲剧命运的终结,而更是为新生代犹太裔族群和其他在美少数族裔摆脱文化依附性,争取自身权益提供经验教训。同时田园梦碎也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不仅关注事物发展的外在环境影响因素,更关注事物的内在需要,同时注意内在需要在实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障碍与问题,只有通过合理的引导,建立健康的内在需要,才能推动事物健康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苗莉s,

本文编号:2639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39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0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