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福《辛格顿船长》与康拉德《黑暗之心》:继承与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企平;;文化即秩序:康拉德海洋故事的寓意[J];外国文学;2017年04期
2 李文军;代小凤;;浅析康拉德小说背景设置中的双重对立[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3 赵泽余;;论康拉德小说的“海洋”意象——以《青春》为例[J];参花(下);2016年12期
4 曾洪根;;握手[J];数学小灵通(5-6年级版);2017年03期
5 钟与氏Darla;;萌物为什么这么萌[J];视野;2017年06期
6 马永吉;;他者文化的变迁——读康拉德·科塔克的《远逝的天堂——一个巴西小社区的全球化》[J];明日风尚;2017年01期
7 卢佳婷;;论《黑暗的心》中的帝国叙事[J];青年文学家;2017年03期
8 伊娜;;从《黑暗的心》看康拉德小说的现代性[J];长江丛刊;2017年07期
9 程丽萍;;从后殖民生态视角看康拉德非洲丛林小说叙事的矛盾性——以《黑暗的心》为例[J];校园英语;2017年20期
10 刘瑜;;从《礁湖》看康拉德小说的写作技巧[J];长江丛刊;2017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倩;;谈康拉德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选择[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吴泽霖;;苏联东方学家康拉德对东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比较研究[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3 吕洪灵;;《黑暗的心》:从叙述结构至语言与现实的关系[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4 沈冬欢;;《黑暗的心》中约瑟夫·康拉德的矛盾情结[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乐天;西方的目光,内观东方的心灵[N];经济观察报;2014年
2 林颐;全球化语境下的康拉德[N];深圳特区报;2018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柳青;丛林深处,黑暗之心[N];文汇报;2017年
4 吴哲邋张启;波兰团秀美食 领事力推“必高思”[N];南方日报;2008年
5 记者 云也退;人类学家里的康拉德[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6 宁一中;康拉德与剑桥大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安宁;学术,还是“学束”?[N];中华读书报;2015年
8 李晖;《烛烬》:麋鹿跃起时,,枪声未响[N];文艺报;2015年
9 云也退;耻辱的秘密与高贵的梦想[N];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
10 孙喜庭 实习生 侯颖 本报记者 李兵;德国老专家情系中国企业[N];锦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军;自我、他者、世界[D];山东大学;2011年
2 邓颖玲;康拉德小说的空间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晓燕;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康拉德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陈广兴;康拉德小说情节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5 胡强;“焦虑时代”中的“道德现实主义”[D];浙江大学;2006年
6 祝远德;他者之维[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美萍;康拉德与浪漫主义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坚;康拉德小说的道德主题与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刘秀杰;康拉德小说的陌生化诗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海蛟;笛福《辛格顿船长》与康拉德《黑暗之心》:继承与创新[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2 洪晓彤;康拉德小说中的俄国形象[D];苏州大学;2018年
3 姜帆;康拉德“政治三部曲”道德伦理主题的矛盾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4 胡婷婷;康拉德与老舍笔下中英形象的比较[D];长沙理工大学;2018年
5 汪健;康拉德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6 刘旭彩;康拉德—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D];吉林大学;2004年
7 贾旭辉;康拉德小说的叙事话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肖铁光;论康拉德小说的传统特征[D];中南大学;2006年
9 洪永娟;[D];浙江大学;2004年
10 丁燕;康拉德:男权神话的摧毁者[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99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99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