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快乐的秘密:《拥有快乐的秘密》中塔希的自性化之旅
发布时间:2020-06-08 12:37
【摘要】:艾丽丝·沃克(1944-)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丰富,创作体裁广泛。她关注女性的身体和心灵的生存状态,并致力于帮助广大女性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完整的心理发展。自《紫色》出版以来,她广受关注,并获得了普利策奖。1992年出版的第五部小说《拥有快乐的秘密》着眼于极具争议的非洲割礼仪式,也是一本值得关注的作品。该书从割礼入手,讲述了部落女孩塔西经历割礼迫害后,不堪忍受生活的重压,人格出现分裂,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重新找回自我,实现人格自性化的故事。本文利用荣格的人格理论探讨黑人女性塔西的自性化旅程,着重分析主人公人格从平衡到分裂,再到重拾自我、反抗压迫的心路历程。在荣格看来,寻求自我内心完整的过程就是心理的自性化过程。完整的人格受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只有尽量使无意识的心理内容成为意识到的东西,人格才能得到充分的自性化,并趋向于完整。而人对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如人格面具、阿尼姆斯/阿尼玛、阴影的认识又对自性化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为保持人格的一致性和平衡性,人们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无意识心理,并使之成为意识内容。任何忽视或压抑无意识内容的做法最终都会带来人格的紊乱。幼年的塔西拥有完整的人格,虽然没有充分的自性化,但却维持着稳定的状态。成年后的她过度压抑童年的记忆,并在膨胀的人格面具影响下执行了割礼,身心受到巨大打击,无法妥善地处理人格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终走向了人格分裂。但塔西人格发展并没有结束,分裂从另一层面来讲正是正视自我、人格逐渐自性化的开始。塔西不断追寻自己的人格完整,压抑的童年记忆不断从个人无意识中被唤醒,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如人格面具、阿尼姆斯以及阴影也逐渐显现,进入意识领域,她开始学会正确处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逐渐走向重拾自我的道路。除了塔西自己的努力,在她的人生中,扮演智慧老人形象的两位心理治疗师Mzee和Raye对她人格分裂的治疗,以及拥有自性人格的Pierre对她的正面引导,都对她正确认识自我、走出分裂的深渊、发现快乐的秘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终通过自我努力和外力帮助,塔西开始与外在的世界和解,并通过自己反叛性的行为反抗部落男权,重新实现了人格的平衡,完成了人格的自性化。遭受割礼的塔西身心饱受创伤,为了重拾自我,她受尽磨难,最终找回了人格的平衡。由此可见部落男权掩盖下的割礼对以塔西为代表的广大非洲女性身心健康的危害之大和压迫之深,以及黑人女性追求身心解放的不易和追求自我完整的艰辛。通过用荣格人格理论分析《拥有快乐的秘密》可见沃克对黑人女性的深切同情和人文主义关怀,以及她对破除非洲文化陋习的强烈愿望。笔者希望本文的解读能够丰富对沃克和其小说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703099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水彩琴;;分裂与整合——《拥有快乐的秘密》中塔希的多重人格[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阮红缨;;《拥有欢乐的秘密》的微观权力运行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李青霜;;管窥艾丽斯·沃克非洲三部曲中之“位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张燕;;一部大胆揭露女性割礼的小说——读爱丽丝·沃克的小说《拥有快乐的秘密》[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02期
5 黄晖;;镜子阶段与自我认证——阐释艾丽斯·沃克的小说《拥有快乐的秘密》[J];英语研究;2003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晓英;走向完整的生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蒯佳佳;创伤理论视角下对《拥有快乐的秘密》的解读[D];安徽大学;2016年
2 阮明月;荣格人格理论角度解读《拥有快乐的秘密》中塔希自我完整之旅[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03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0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