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歌德《埃尔佩诺》与纪君祥《赵氏孤儿》关系探究

发布时间:2020-08-22 11:53
【摘要】:据19世纪德国学者彼得曼的考证,歌德的戏剧《埃尔佩诺》取材于中国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以下简称“《赵氏孤儿》”),虽然仅是未完成的残本,但在母题、题材等方面也与《赵氏孤儿》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自此至今,中德学者大都认同彼得曼的说法,尤其是不少中国元曲研究者在阐述《赵氏孤儿》的影响时纷纷摆出歌德也曾从中获得灵感或是对它进行改编的论据。随着近年来中德文学关系研究的深入,在几近一致的论调中也出现了质疑之声。德国学者们通过深入的考证,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影响说”,但这种说法在国内依旧大行其道,许多不懂德文的学者几乎不加证实便引此说法为论据,有失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道。本文将重新探究《埃尔佩诺》和《赵氏孤儿》两剧之间的关系,以期从中获得对两剧关系的深入认识并为如何对待文学关系提供借鉴。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揭示了上述当今中国学界所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歌德《埃尔佩诺》与纪君祥《赵氏孤儿》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了两部剧作的主要情节。第二部分首先概述研究现状,并交代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文章呈现的架构。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比较文学研究所需的比较视域,并简要阐述比较文学“法国学派”渊源学、“美国学派”以及主题学等本研究涉及的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第四部分是对《埃尔佩诺》受《赵氏孤儿》影响的实证尝试,即对上述“影响说”的实证研究。本部分先运用比较文学渊源学对《埃尔佩诺》进行探源,从歌德的书信、日记等渊源中寻找佐证,对该剧与《赵氏孤儿》的材料事实关系提出怀疑;之后是对歌德接触中国元素史实的梳理,从歌德对待中国元素的态度中进一步对该剧受《赵氏孤儿》影响说法进行质疑。第五部分从主题学的视角对《埃尔佩诺》与《赵氏孤儿》进行平行研究,即从母题、形象以及主题方面对两剧进行汇通的平行研究,找出相似母题及人物行动、心理在人类不同文化中的共通与相异所在,以其迥异的主题进一步对两剧所谓的亲缘关系提出质疑,同时揭示人类文学中的某些共通之处。第六部分剖析歌德“世界文学”观点的含义,并指出本研究的意义——应实事求是地看待《埃尔佩诺》与《赵氏孤儿》之关系,不仅需识别两剧的不同,更要以“世界文学”之眼光发现人类文学的共通之处,追求各国文学、文化和而不同、平等对话的发展局面。本文最后是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再次阐述观点。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10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武能;歌德与比较文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老羽;歌德热心关注中国文学[J];当代外国文学;1982年02期

3 乐黛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本文编号:2800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00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2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