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与自我的诞生:《儿子与情人》的阿尔都塞式解读
【学位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561.074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1.1 Literature Review
1.2 Reflection on Louis Althusser's Theory of Ideological Interpellation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Thesis Statement and Format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The Configuration of Conflicting Class Ideologies In Domestic Sphere
2.1 The Structural Ideological Configuration in the Familial Sphere
2.2 The Binary Opposition in the Ideological Configuration of Manhood
2.3 The Binary Opposition in the Use of Language
2.4 The Contradictory Outlooks for Life
Chapter Two Double Ideological Interpellation in the Familial Sphere
3.1 Bourgeois Ideological Interpellation on Paul
3.1.1 The Gertrude's Principle
3.1.2 The Exclusion of Mining
3.1.3 The Dominance of Language
3.2 Working Class Interpellation on Paul
3.2.1 Father's Hail
3.2.2 The Power of Charm in Morel's Sensuous Nature
3.2.3 The Attractiveness of Dialect
3.3 The Doubling of Paul Morel's Sexual Identification
Chapter Three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hood and Transcendence of DoubleInterpellation
4.1 Rebellion and Negation of Maternal Interpellation
4.2 The Carnival of Flesh and Revival of Primitive Human Power
4.3 Self-exile from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onclusion
Works Cited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风;;异化与回归——《儿子与情人》的空间书写[J];台州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2 何九红;;浅谈英美文学的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以D.H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为例[J];文教资料;2016年29期
3 王涵洁;;爱的方程式——解读《儿子与情人》与《寒夜》中婆媳关系的差异[J];文教资料;2016年35期
4 徐利芳;;从《儿子与情人》中黑暗意象看劳伦斯的死亡意愿[J];文教资料;2006年25期
5 姚洁;;女性的悲剧——论《儿子与情人》中三位女性[J];文教资料;2011年29期
6 马卓;;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儿子与情人》[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08期
7 王婧;;从花朵意象中透视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矛盾女性观[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8 汪琼;;《儿子与情人》中的两性精神与肉体对立及融合关系[J];文史博览(理论);2014年12期
9 崔艳;;《儿子与情人》中米丽安的命运悲剧[J];北极光;2018年05期
10 秦中献;;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J];青年文学家;2016年3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礼明;劳伦斯现代主义小说中自我身份的危机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兰;翻译学“文化转向”视野下《儿子与情人》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8年
2 张颖南;召唤与自我的诞生:《儿子与情人》的阿尔都塞式解读[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3 张菁;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儿子与情人》中女性的悲剧[D];西北大学;2015年
4 顾翰翊;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安徽大学;2015年
5 贺冬梅;《儿子与情人》中的语码转换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双吉;劳伦斯及其《儿子与情人》[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素青;《儿子与情人》中女性的觉醒[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柳明;解读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叙事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金萍;论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理智与情感的二元对立[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振波;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视角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人格[D];青岛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70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7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