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茨小说中女性成长主题的功能文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05:08
本文关键词:欧茨小说中女性成长主题的功能文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当代著名女小说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自1963年《北门边》发表,五十多年来笔耕不缀,一直活跃于美国文坛,至今获得了许多重要文学奖项和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其非凡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她的作品涉及多个主题,如暴力,死亡,城市动乱,成长等。其中,成长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妈妈走了》和《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作为近年来成长小说的代表作,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不同时代美国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成长轨迹。以往的研究都是从成长小说的文学视角来分析里面的女性人物形象,而缺乏语言学层面的证据支持。因此,本文尝试运用功能文体学分析这两部小说的女性成长主题,以弥补语言学研究的空白。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功能文体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文体学科,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个角度分析语言特征。本文将选取小说中的典型语料,采取描述性分析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及物性系统、语气及情态系统、主述位及信息系统、衔接手段等角度对小说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揭示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成长主题是如何通过语言特征表达出来的,为解读文本提供一个客观、崭新的视角。通过对小说语言的功能文体分析,研究发现《妈妈走了》中心理描写较多,及物性系统中心理过程的大量运用生动的刻画了尼基在妈妈去世之前与之后的叛逆与回归。而《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描述的是女孩由于受到男权社会的凌辱与压迫而奋起反抗,充满了暴力色彩,及物性系统中多运用物质过程以展现画面的真实性、鲜活感。通过人际功能分析,小说人物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判断得以展现,在凸显主题意义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语篇功能中主位结构与衔接手段的运用使故事的叙述更为清晰、紧凑。总而言之,欧茨作品展现出了不同时代美国社会女性的成长问题,反映了她对美国女性成长问题的密切关注和思考。同时,功能文体学也被充分证明了是一个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文体分析手段,为欧茨小说研究提供了一个客观、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功能文体学 女性成长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bstract6-8
- 摘要8-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2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9-23
- 1.1.1 Joyce Carol Oates and Her works9-13
- 1.1.2 Female Initiation Novel13-18
- 1.1.3 Functional Stylistics18-23
- 1.2 Motiv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23-24
- 1.3 Organization of This Thesis24-25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25-37
- 2.1 Studies of Joyce Carol Oates and Her Novels Abroad and at Home25-30
- 2.2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on Functional Stylistics30-37
- 2.2.1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on Functional Stylistics Abroad30-33
- 2.2.2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on Functional Stylistics At Home33-37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y37-49
- 3.1 Theoretical Framework37-47
- 3.1.1 Ideational Function38-42
- 3.1.2 Interpersonal Function42-45
- 3.1.3 Textual Function45-47
- 3.2 Methodology47-49
- Chapter 4 Functional Stylistic Analysis of Female Initiation Theme in Oates’ Novels49-83
- 4.1 Innocence and Conflicts in Growth in Missing Mom and Foxfire49-68
- 4.1.1 Nikki’s Rebellion and Confusion in Missing Mom49-56
- 4.1.1.1 Transitivity Analysis50-53
- 4.1.1.2 Textual Analysis53-56
- 4.1.2 Foxfire’s Oppression and Revenge in Foxfire56-68
- 4.1.2.1 Transitivity Analysis57-65
- 4.1.2.2 Mood and Modality Analysis65-68
- 4.2 Epiphany of Growth in Missing Mom and Foxfire68-83
- 4.2.1 Nikki’s Regression and Revitalization in Missing Mom68-76
- 4.2.1.1 Transitivity Analysis69-74
- 4.2.1.2 Textual Analysis74-76
- 4.2.2 Foxfire’s Self-Recognition and Compromise in Foxfire76-83
- 4.2.2.1 Transitivity Analysis77-80
- 4.2.2.2 Mood and Modality Analysis80-83
- Chapter 5 Conclusion83-85
- Bibliography85-89
- Acknowledgements89-91
- Appendix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蕾;;《狐火》少女帮中的“长腿”形象刍论[J];外国问题研究;2013年04期
2 许太梅;;成长小说的缘起和美国女性成长小说的繁荣[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刘世生;宋成方;;功能文体学研究[J];外语教学;2010年06期
4 张立峰;马跃;;试析美国成长小说的嬗变[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张德禄;;功能文体学研究方法探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苗兴伟;;语篇分析的进展与前沿[J];外语学刊;2006年01期
7 方琰;;系统功能语法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8 李国庆;;试论及物性系统结构和语篇体裁[J];外语教学;2005年06期
9 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李国庆;主位功能与语篇理解[J];外语学刊;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欧茨小说中女性成长主题的功能文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