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视角看严歌苓小说的影视改编
发布时间:2021-04-25 11:42
文学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不断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交融。影视作为一种视觉化媒介是伴随科技诞生的新艺术,它在发展过程中与文学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为影视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来源,影视改编成为了影视与小说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文学与影视的商业化结合是未来的趋势,也是研究的热点。严歌苓兼具编剧和作家双重身份,是游刃于小说和影视之间的典型,影视化倾向已经成为她小说的一大特色。她的小说被改编后,在国内引起一阵阵热潮。严歌苓小说的影视改编,一定程度上也是小说借助影视在进行传播。因此,从传播学角度来分析严歌苓小说的影视改编,厘清小说影视传播过程中的复杂关系和影响因素,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和总结启示,促进文学与影视的良性互动。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大众媒介影响下的当代小说影视改编,简述严歌苓的生平和创作概况,重点梳理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的研究现状和问题、提出本文的创新点。本文以传播学作为理论框架,将论题分为四个部分来讨论:第一部分,作为传播内容的小说文本。该部分通过两方面来说明严歌苓小说适合影视改编的原因。首先,小说本身魅力独特,有复杂多元的主体意蕴、传奇的...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本魅力:小说影视改编的源动力
第一节 传奇作家笔下的传奇故事
一、复杂多元的主题意蕴
二、生动传奇的故事情节
第二节 严歌苓创作的影视化倾向
一、色彩与特写镜头
二、叙事手法蒙太奇
三、人物对白视听化
第二章 媒介转换:从文字到影视的大变身
第一节 小说影视改编的可能性
一、小说与影视的相似性
二、小说与影视的差异性
第二节 “编码”与“解码”中的变化
一、人物的改造与净化
二、内容的取舍和增添
三、主题的偏向和转移
第三章 受众分析:读者与观众的多元反应
第一节 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
一、“期待视野”与“选择性接触”
二、“视域融合”和“使用与满足”
第二节 受众对影视改编的反馈
一、受众的正面反馈
二、受众的负面反馈
第四章 效果研究:小说影视改编带来的影响
第一节 影视改编的影响效果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二节 严歌苓对影视改编的态度
一、暧昧的“抗拍性”
二、困境中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芳华》——我和电影院里的青年人[J]. 程光炜. 文艺争鸣. 2018(03)
[2]被误读的人性之歌——读严歌苓的新作《芳华》[J].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5)
[3]历史困境与女性命运——评严歌苓的《小姨多鹤》[J]. 陈俊. 小说评论. 2012(02)
[4]哈代小说的传奇叙事[J]. 滕爱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S2)
[5]自己的书架: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J]. 陈思和. 名作欣赏. 2008(05)
[6]从同质化生存到无定性交互——论影视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历时性关联[J]. 梁振华. 湖南社会科学. 2007(02)
[7]十年一觉美国梦[J]. 严歌苓. 华文文学. 2005(03)
[8]传奇的世界——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模式研究之一[J]. 陈惠琴. 明清小说研究. 1997(01)
[9]七个战士和一个零[J]. 严歌苓,李克威. 收获. 1981 (03)
硕士论文
[1]跨媒介视野下的严歌苓研究[D]. 肖雨竹.暨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59324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本魅力:小说影视改编的源动力
第一节 传奇作家笔下的传奇故事
一、复杂多元的主题意蕴
二、生动传奇的故事情节
第二节 严歌苓创作的影视化倾向
一、色彩与特写镜头
二、叙事手法蒙太奇
三、人物对白视听化
第二章 媒介转换:从文字到影视的大变身
第一节 小说影视改编的可能性
一、小说与影视的相似性
二、小说与影视的差异性
第二节 “编码”与“解码”中的变化
一、人物的改造与净化
二、内容的取舍和增添
三、主题的偏向和转移
第三章 受众分析:读者与观众的多元反应
第一节 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
一、“期待视野”与“选择性接触”
二、“视域融合”和“使用与满足”
第二节 受众对影视改编的反馈
一、受众的正面反馈
二、受众的负面反馈
第四章 效果研究:小说影视改编带来的影响
第一节 影视改编的影响效果
一、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第二节 严歌苓对影视改编的态度
一、暧昧的“抗拍性”
二、困境中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谈《芳华》——我和电影院里的青年人[J]. 程光炜. 文艺争鸣. 2018(03)
[2]被误读的人性之歌——读严歌苓的新作《芳华》[J]. 陈思和.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5)
[3]历史困境与女性命运——评严歌苓的《小姨多鹤》[J]. 陈俊. 小说评论. 2012(02)
[4]哈代小说的传奇叙事[J]. 滕爱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S2)
[5]自己的书架: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J]. 陈思和. 名作欣赏. 2008(05)
[6]从同质化生存到无定性交互——论影视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历时性关联[J]. 梁振华. 湖南社会科学. 2007(02)
[7]十年一觉美国梦[J]. 严歌苓. 华文文学. 2005(03)
[8]传奇的世界——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模式研究之一[J]. 陈惠琴. 明清小说研究. 1997(01)
[9]七个战士和一个零[J]. 严歌苓,李克威. 收获. 1981 (03)
硕士论文
[1]跨媒介视野下的严歌苓研究[D]. 肖雨竹.暨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59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15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