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谭恩美小说中的华裔身份建构

发布时间:2021-05-09 09:14
  谭恩美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她的作品深受读者们的喜爱并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赞赏。她第一部小说《喜福会》在1989年出版,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和诸多的奖项,它占据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长达十个月之久。此外,她的另外一部小说《灵感女孩》也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作为华裔第二代移民,双重文化背景使得谭恩美能够敏锐地观察到华裔在主流文化中的尴尬处境。同时自己母亲的故事为她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她的大部分作品都以母女关系作为载体,通过母女间的冲突到融合的过程探寻华裔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身份困境,以及在困境中探寻华裔身份的构建之路。本论文将以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为批评线索,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来分析谭恩美的两部小说。指出谭恩美不断重写华裔母女身份认同的过程是对华裔身份意义的增补,是不断处于变化中的。论文主体包括五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简单介绍了谭恩美以及她的两部小说、国内外对谭恩美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最后,该部分简要概括了身份认同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研究方法,为论文正文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分析华裔母女在美国面临的身份困境,她们既不能融入美国社会,也无法融入华人社会。通过分析华裔的身份困境,作者指...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Amy Tan and Her Novels
    1.2 Literature Review
        1.2.1 Studies of Amy Tan’s Novels Abroad
        1.2.2 Studies of Amy Tan’s Novels in China
    1.3 Research Theory
Chapter Two Identity Dilemma of Chinese Americans
    2.1 Identity Dilemma of Mothers
        2.1.1 Mothers in Cultural Intersection
        2.1.2 Mothers in Cultural Limbo
    2.2 Identity Dilemma of Daughters
        2.2.1 Difficulties in Recogni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2.2.2 Difficulties in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Chapter Three Identity Negoti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s
    3.1 Identity Negotiation in Storytelling
    3.2 Identity Negotiation in Reconciliation
Chapter Four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mericans
    4.1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s
        4.1.1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Mothers
        4.1.2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Daughters
    4.2 Tan’s Perception of Chinese American Identity
        4.2.1 Equality and Harmony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4.2.2 Constant Shift of Identit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家庭伦理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嬗变——解读谭恩美的小说《接骨师之女》[J]. 王晨爽,王玉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2]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  心理研究. 2012(01)
[3]是女性主义,不是东方主义——论谭恩美小说中母亲的故事[J]. 肖腊梅.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1(02)
[4]共谋的异国情调:谭恩美儿童作品的背后[J]. 陈爱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5]文学与认同[J]. 周宪.  文学评论. 2006(06)
[6]族裔经验与文化想像——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J]. 蒲若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7]论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呈现的中国文化[J]. 陈爱敏.  外国文学研究. 2005(06)
[8]《喜福会》:男性中心主义的颠覆与解构[J]. 刘熠.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9]瞻“前”顾“后”之悟——论谭恩美作品中的新原始主义元素[J]. 张琼.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01)
[10]母女关系主题再回首——谭恩美的新作《接骨师的女儿》解读[J]. 陈爱敏.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3)

硕士论文
[1]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比较研究[D]. 唐曼.江西师范大学 2014
[2]论《喜福会》中东方主义的建构与解构[D]. 宋晓阳.辽宁大学 2013
[3]存在主义视域下谭恩美作品的主题嬗变[D]. 郭振宇.齐齐哈尔大学 2013
[4]《喜福会》中的道家思想研究[D]. 王宇明.中南大学 2011
[5]后殖民文学对“身份杂糅”问题的思考与应对[D]. 李琳琳.广西民族大学 2011
[6]论《喜福会》的叙事技巧[D]. 刘群.中南大学 2010
[7]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中国形象[D]. 刘军凯.湘潭大学 2009
[8]论谭恩美小说叙事中的凌驾模式[D]. 胡艳萍.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77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177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6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