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镜像的迷误——《白色旅馆》欲望叙事新解
发布时间:2021-05-21 03:37
英国当代小说家唐·托马斯的《白色旅馆》是一部构思独特、主题严肃,且具有后现代主义典型特征的实验性作品。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该小说潜藏的多重文化视角和诠释空间逐渐被西方学者发掘。本文以拉康三界学说为理论模型,论证小说在解构弗洛伊德学说的同时,构建了一条始于"象征界"终于"想象界"的欲望叙事主线,二者互为镜像的关系结构旨在道尽人类妄图回归母体的本欲以及该欲望永无实现可能的悲剧性事实。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9,(05)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意识:内部还是外部?——从弗洛伊德到拉康[J]. 居飞. 世界哲学. 2016(06)
[2]《道林·格雷的画像》:一种拉康式的解读[J]. 马翔. 浙江社会科学. 2014(06)
[3]后现代主义文学视野下的《白色旅馆》[J]. 杨春.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01)
[4]《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菲勒斯情结”[J]. 李长亭. 外国文学研究. 2011(02)
[5]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J]. 张法. 社会科学. 2011(04)
[6]拉康与弗洛伊德:无意识结构的语言分析[J]. 陆扬,张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7]碎片化与整体性——《白色旅馆》的历史感书写[J]. 杨博华. 当代外国文学. 2003(04)
[8]一个善良的女人独自面对两个险恶的世界——评唐·迈·托马斯的现代经典《白色旅馆》[J]. 袁洪庚. 外国文学. 2003(05)
[9]《红与黑》:欲望主体与叙事结构[J]. 张德明. 国外文学. 2002(01)
本文编号:3198971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9,(05)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意识:内部还是外部?——从弗洛伊德到拉康[J]. 居飞. 世界哲学. 2016(06)
[2]《道林·格雷的画像》:一种拉康式的解读[J]. 马翔. 浙江社会科学. 2014(06)
[3]后现代主义文学视野下的《白色旅馆》[J]. 杨春.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2(01)
[4]《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菲勒斯情结”[J]. 李长亭. 外国文学研究. 2011(02)
[5]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J]. 张法. 社会科学. 2011(04)
[6]拉康与弗洛伊德:无意识结构的语言分析[J]. 陆扬,张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7]碎片化与整体性——《白色旅馆》的历史感书写[J]. 杨博华. 当代外国文学. 2003(04)
[8]一个善良的女人独自面对两个险恶的世界——评唐·迈·托马斯的现代经典《白色旅馆》[J]. 袁洪庚. 外国文学. 2003(05)
[9]《红与黑》:欲望主体与叙事结构[J]. 张德明. 国外文学. 2002(01)
本文编号:3198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19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