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向死而生”:太宰治文学的审美诉求

发布时间:2021-06-09 21:36
  太宰治是日本战后“无赖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被誉为“昭和时代不灭的金字塔”。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曾有过五次自杀的经历,这种不寻常的生命体验转化为其作品中阴郁颓废,充满死亡气息和毁灭意识的创作色彩。一直以来,太宰治的作品被普遍认为是消极而沉闷的,是其个人死亡体验的文本宣泄,充满虚无主义的味道。然而,纵观太宰文学可以窥知,在这种阴郁绝望的创作基调背后,潜藏着其本人独特的审美态度。日本审美素来强调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统一,不仅追求审美主体的外部观照,更执着于审美观照下的审美主体所具有的审美质地。独特的审美观念,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三大审美范畴:物哀、幽玄、寂。在其统摄下,美成为了最高的哲学范畴,日本成为了日本美延伸下的存在。而太宰治作品背后的审美态度,正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下移与延伸。这种审美态度融萃了其个人独特经历、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及日本传统宗教文化而生发、流转、终于外化为其“向死而生”的审美诉求。向死而生本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当中提出的概念,这是基于存在主义死亡本体论所阐释的生死观,即人是向死的存在。本文所论的“向死而生”,是太宰治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一个独特的审美诉求,即太宰治作品中的人物...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太宰治创作经历、分期及作品简介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价值、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回顾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道化”与死亡:太宰治文学的毁灭主题
    第一节 太宰治早期作品中的“道化”与死亡
    第二节 太宰治中期作品中的“道化”与死亡
    第三节 太宰治后期作品中的“道化”与死亡
        一、《斜阳》中直治的“道化”与死亡
        二、《斜阳》中和子的“道化”与死亡
        三、《人间失格》中叶藏的“道化”与死亡
第二章 “道化”与死亡背后:“向死而生”的审美诉求
    第一节 “向死”与“知生”:太宰治作品中的人物共性
    第二节 终极的美与美的终极
        一、“善即是美”
        二、终极与超越
    第三节 存在与消亡:美的延展
        一、作为“他者”的存在
        二、“恶”的实践者,“美”的实现者
    第四节 死亡美学到审美意义下的“向死而生”
        一、“向死而生”的审美概念
        二、死亡美学与“向死而生”审美
第三章 “向死而生”:审美诉求的形成成因
    第一节 成长环境、时代背景的浸润
        一、贵族意识与革命意识
        二、死亡体验与死亡意识
    第二节 “物哀”与“幽玄”:日本传统审美意识
    第三节 神道教影响下的生死观
    第四节 虚无主义思想的晕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文学思想[J]. 任江辉.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2]《斜阳》与太宰治的基督情结[J]. 蔡超.  外国问题研究. 2009(03)
[3]浅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美学[J]. 郑艺.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3)
[4]罪意识的直接承担者——解读太宰治的《斜阳》[J]. 李恒.  理论界. 2008(10)
[5]太宰治战后小说的自杀意识[J]. 焦欣波.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6]让-保罗·萨特——自由哲学[J]. 洪庆明.  英语文摘. 2005(08)
[7]神道教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J]. 王中田.  日本学刊. 2003(06)
[8]太宰治思想发展试论[J]. 杨伟.  外国文学. 1998(01)
[9]太宰治论[J]. 平野谦.  外国文学. 1998(01)
[10]萨特存在主义美学述评[J]. 张德兴.  学术研究. 1990(05)

博士论文
[1]审美超越性研究[D]. 陈雪梅.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永井荷风作品的自然审美研究[D]. 王园利.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探寻绝望背后的精神力量[D]. 雷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3]暴力联接:现代诗歌的一种语言策略[D]. 白洋本.陕西师范大学 2016
[4]神道教影响下的日本人生死观[D]. 李德威.南昌大学 2016
[5]太宰治文学中的“道化”分析[D]. 唐琴.华中师范大学 2015
[6]太宰治对贵族身份的认知[D]. 王笑凡.南京大学 2015
[7]太宰治:“转向”及其文学影响[D]. 孙少廷.东北师范大学 2014
[8]浅析神道教与日本文化[D]. 冯笑寒.黑龙江大学 2012
[9]芥川龙之介死亡意识研究[D]. 张冰冰.南京师范大学 2011
[10]三岛由纪夫的世界[D]. 魏策策.陕西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21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221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a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