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莲娜·科利亚金娜长篇小说《鲜花十字架》的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2 04:32
叶莲娜·弗拉基米罗夫娜·科利亚金娜(ЕленаВладимировнаКолядина,1960-)是当代俄罗斯著名作家。2010年,她以长篇小说《鲜花十字架》(Цветочныйкрест,2009)荣获“俄语布克奖”(Русскийбукер)。本论文以长篇小说《鲜花十字架》为研究对象,着重从作家创作的艺术世界、作品的创作主题和创作特色三个方面,对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分析作家的艺术世界。20世纪末的俄罗斯正处于制度的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都表现出社会剧烈变化时期的多样性特征。作者通过对17世纪的人们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的书写,表达出她对所处时代精神救赎、宗教信仰等问题的思考;其次,探究作品的爱情主题和宗教主题。作者通过女主人公费奥多西娅与罗金、伊斯托马和尤达之间的爱恨纠葛,探讨了爱情、婚姻、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品的宗教主题主要体现作品中人对罪与罚问题的思考和费奥多西娅的救赎之路上;最后,本文借助二元对立理论,分析作者通过构建男性与女性、城市与森林、鲜花与十字架三组二元对立叙事模式,对强化故事冲突、推动情节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并借助民俗学理论,分析作品...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一章 叶莲娜·科利亚金娜的艺术世界
第一节 俄语布克奖与新俄罗斯文学20年的发展演变
一、世纪末的文学语境
二、俄语布克奖——新俄罗斯文学图景的缩影
第二节 叶莲娜·科里亚金娜的创作之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鲜花十字架》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爱的主题
一、爱与性的关系——因爱而性
二、婚姻与性的关系——爱与性的分离
第二节 宗教主题
一、罪与罚
二、苦难与救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鲜花十字架》的创作特色
第一节 二元对立叙事
一、小说人物的二元对立——男性与女性
二、小说叙事空间的二元对立——城市与森林
三、小说象征意象的二元对立——鲜花与十字架
第二节 民间文化元素
一、风俗礼仪与迷信
二、民间语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例证来源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废都”之上的重建[J]. 邵子华. 名作欣赏. 2019(05)
[2]从《花十字架》看当代俄罗斯东正教信仰危机[J]. 敬如歌,吉晶玉.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03)
[3]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男女二元对立的消解过程[J]. 周丹,陆宏. 科技视界. 2014(24)
[4]论布克奖对俄罗斯20年新文学的影响[J]. 周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5]后现代之后的经典回归——2010年“俄罗斯布克”文学奖解读[J]. 陈辉. 中国俄语教学. 2012(02)
[6]《花十字架》:基督精神的当下诘问[J]. 陈爱香. 外国文学. 2011(06)
[7]《花十字架》的悖反性叙事探析[J]. 陈爱香. 俄语学习. 2011(05)
[8]情色小说,抑或文学经典?——2010年俄语布克奖小说《鲜花十字架》述评[J]. 管海莹. 外国文学动态. 2011(03)
[9]女性自我主体性的确立——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鲜花十字架》女主人公费奥多西娅的形象[J]. 闫吉青. 俄罗斯文艺. 2011(02)
[10]鲜花十字架(2010年俄语布克奖获奖小说梗概)[J]. 叶·科里亚京娜,闫吉青. 俄罗斯文艺. 2011(02)
博士论文
[1]近世稳婆群体的形象建构与社会文化变迁[D]. 张璐.南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文学中的城市想象[D]. 胡雅婷.中国矿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25956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第一章 叶莲娜·科利亚金娜的艺术世界
第一节 俄语布克奖与新俄罗斯文学20年的发展演变
一、世纪末的文学语境
二、俄语布克奖——新俄罗斯文学图景的缩影
第二节 叶莲娜·科里亚金娜的创作之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鲜花十字架》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爱的主题
一、爱与性的关系——因爱而性
二、婚姻与性的关系——爱与性的分离
第二节 宗教主题
一、罪与罚
二、苦难与救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鲜花十字架》的创作特色
第一节 二元对立叙事
一、小说人物的二元对立——男性与女性
二、小说叙事空间的二元对立——城市与森林
三、小说象征意象的二元对立——鲜花与十字架
第二节 民间文化元素
一、风俗礼仪与迷信
二、民间语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例证来源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废都”之上的重建[J]. 邵子华. 名作欣赏. 2019(05)
[2]从《花十字架》看当代俄罗斯东正教信仰危机[J]. 敬如歌,吉晶玉.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03)
[3]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男女二元对立的消解过程[J]. 周丹,陆宏. 科技视界. 2014(24)
[4]论布克奖对俄罗斯20年新文学的影响[J]. 周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5]后现代之后的经典回归——2010年“俄罗斯布克”文学奖解读[J]. 陈辉. 中国俄语教学. 2012(02)
[6]《花十字架》:基督精神的当下诘问[J]. 陈爱香. 外国文学. 2011(06)
[7]《花十字架》的悖反性叙事探析[J]. 陈爱香. 俄语学习. 2011(05)
[8]情色小说,抑或文学经典?——2010年俄语布克奖小说《鲜花十字架》述评[J]. 管海莹. 外国文学动态. 2011(03)
[9]女性自我主体性的确立——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鲜花十字架》女主人公费奥多西娅的形象[J]. 闫吉青. 俄罗斯文艺. 2011(02)
[10]鲜花十字架(2010年俄语布克奖获奖小说梗概)[J]. 叶·科里亚京娜,闫吉青. 俄罗斯文艺. 2011(02)
博士论文
[1]近世稳婆群体的形象建构与社会文化变迁[D]. 张璐.南开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文学中的城市想象[D]. 胡雅婷.中国矿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25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22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