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茨威格小说的原型解读

发布时间:2021-06-15 01:05
  斯蒂芬·茨威格是20世纪奥地利著名的世界性作家。激情型人物是茨威格小说的突出特征,激情驱使之下的精神世界是茨威格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在他笔下激情从生命中的某一刻开始在无意识中被唤醒,并以一种突破压抑的生命力影响着小说人物的命运。本论文结合荣格的原型理论来深入分析茨威格小说中的激情型主人公。主要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陌生女人,《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C太太、《马来狂人》中的医生和《感情的混乱》中的教授,揭示激情型人物的共同特征:在人性本能与社会规范的矛盾纠结中,被欲望所驱使,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爱情冲破伦理道德的枷锁;根据这一特点论析茨威格小说激情型主人公的审美意义,阐释茨威格着重描写的激情型人物,以探究人性内心深层奥秘的创作风格的特殊价值。卡尔·荣格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对人性的自我认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为集体无意识。这也是他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创新。他认为人格是独一无二的整体。人格结构是由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等三个层面构成。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是由全部人性本能和它相关联的原型所组成。原型是人性本能内在的潜意识...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作者作品简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茨威格小说激情型人物的原型性
    (一)激情型人物特征
    (二)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二、茨威格小说激情型人物的原型分析
    (一)阴影的影响力
    (二)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的投射
        1.无私奉献的陌生女人
        2.C太太的瞬间激情
        3.执迷不悟的医生
        4.感情混乱的教授
    (三)人格面具的双面性
        1.人格面具的束缚
        2.得以摆脱的桎梏
三、茨威格小说激情型人物的自我实现之路
    (一)完成自我实现
    (二)自我实现的失败
四、茨威格小说激情型人物的价值
    (一)认识价值
    (二)审美价值
        1.茨威格的创作追求
        2.作品中的审美表现
    (三)道德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斯蒂芬·茨威格论死亡与激情[J]. 张帆.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2]八月之光——《八月之光》莉娜人生的心理原型解读[J]. 章艳萍.  文山学院学报. 2017(02)
[3]从荣格原型理论解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J]. 罗玲.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
[4]两难情境下的伦理追问——解读茨威格《心灵的焦灼》中的情感伦理[J]. 王丽.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5]阿尼姆斯原型视角观照下的《爱玛》主要女性人物[J]. 刘雪琪.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03)
[6]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J]. 聂珍钊.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4)
[7]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的偏执型人物形象分析[J]. 陈英.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5)
[8]自我救赎之旅途——从荣格原型理论角度分析《追风筝的人》[J]. 何翼,杜龙芳.  宜宾学院学报. 2013(07)
[9]温柔的忍受者——茨威格作品中的女性研究[J]. 曹学庆.  语文学刊. 2012(23)
[10]情欲的选择——浅析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女性心理[J]. 卜懿.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04)

硕士论文
[1]茨威格中短篇小说中的伦理观[D]. 刘合利.河南大学 2013
[2]茨威格小说的弗洛姆式解读[D]. 冷燕丹.山西师范大学 2012
[3]论茨威格的精神分析传记[D]. 李翊.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荣格原型理论初探[D]. 夏秀.山东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230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230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