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东干民间故事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亚东干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亚东干族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艰难的岁月中既借鉴中亚其他民族的思想与经验,又坚守自己的民族个性,最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东干民间故事作为东干文学的一部分,它形式多样,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神奇故事、生活故事、历史传说故事。在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东干民间故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运用民间故事类型分析理论,归纳整理出中亚东干民间故事的典型故事类型,采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研究中亚东干民间故事与其他民族民间故事之间的关系。正文部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按照类型学的理论对东干民间故事中的典型故事进行分类。其中,神奇故事分为:怪异妻子型、精怪害人型、恶毒继母型、手足相残型;生活故事分为:巧妇型、梦先生型、不孝型、复仇型。对东干民间故事的典型类型的梳理,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东干民间故事。第二章将东干民间故事分别与中国回族民间故事和汉族历史故事进行比较。从主题与风格的角度分析中国回族民间故事与中亚东干民间故事在故事框架、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异同,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探讨中亚东干族历史传说故事对中国汉族历史传说故事的接受与变异。发现东干民间故事与中国回族与汉族文化的同源性与变异性。第三章将东干民间故事放在中亚背景下进行研究,讨论中亚东干族民间故事与俄罗斯族、吉尔吉斯族、哈萨克族三个民族民间故事在主题、动物意象等方面的相互碰撞与融合,体现东干族对自己文化独特性的坚守与对中亚文化的接受。对东干民间故事中典型故事类型的归纳与分析,对比较文学视域下东干民间故事与中国回族、汉族,中亚俄罗斯族、吉尔吉斯族、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异同的探讨,填补了中亚东干民间故事在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拓宽东干民间故事的研究空间。同时得出中亚东干族民间故事具有独特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结论。
【关键词】:东干民间故事 类型研究 俄罗斯等民族民间故事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106.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3
- 1. 论文的选题及意义8-9
- 2. 理论依据9-10
- 3. 文献综述10-12
- 4. 创新之处12-13
- 第一章 中亚东干族民间故事分类及类型研究13-23
- 1.1 神话故事13-14
- 1.2 神奇故事14-18
- 1.2.1 怪异妻子型15-16
- 1.2.2 精怪害人型16
- 1.2.3 恶毒继母型16-17
- 1.2.4 手足相残型17-18
- 1.3 生活故事18-21
- 1.3.1 巧妇型18-19
- 1.3.2 梦先生型19
- 1.3.3 不孝型19-20
- 1.3.4 复仇型20-21
- 1.4 历史传说故事21-23
- 第二章 中亚东干民间故事与中国回族、汉族民间故事比较研究23-31
- 2.1 与中国回族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23-27
- 2.1.1 主题研究23-26
- 2.1.2 风格研究26-27
- 2.2 与汉族历史传说故事的比较研究27-31
- 2.2.1 故事情节的接受27-28
- 2.2.2 故事情节的变异28-31
- 第三章 中亚东干民间故事与中亚其他民族民间故事比较研究31-37
- 3.1 与俄罗斯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31-33
- 3.2 与吉尔吉斯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33-34
- 3.3 与哈萨克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34-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42
- 作者简历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塔里木;中亚东干人关于民歌的概念和分类法(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海峰;东干语概况[J];民族语文;2002年01期
3 苗东霞;;中亚东干双语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J];语言科学;2004年03期
4 常文昌;;中亚东干文学简论[J];华文文学;2010年03期
5 犬冢优司;;评胡振华教授主编的《中亚东干学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1期
6 伊卜拉欣;东干人[J];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01期
7 丁宏;中亚东干人[J];回族研究;1996年04期
8 丁宏;东干学与东干学研究[J];回族研究;1998年02期
9 丁宏;东干文与东干语[J];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02期
10 胡振华;;我的东干学情缘[J];伊斯兰文化;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超;;中亚东干人政治参与及其主流文化适应模式[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和侃;;近年来我国东干学研究综述[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林涛;;东干语音系略说[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组;浓浓乡情东干人[N];人民日报;2006年
2 高秋福;东干人:中国历史文化的海外“活化石”[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常文昌 唐欣;东干文学:世界华语文学的一个分支[N];光明日报;2003年
4 万佳;难忘故土东干人[N];中国民族报;2001年
5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孙力;故土亲情永难忘[N];人民日报;2001年
6 汤文辉;万里寻访“东干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阿迪雅;楚河两岸访东干人[N];中国民族报;2012年
8 本报驻阿拉木图记者 张春友;中亚有个“陕西村”[N];光明日报;2011年
9 常立霓 上海政法学院文学院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中亚东干语言和文学[N];文汇报;2014年
10 刘宝军;慎重而传统的婚俗[N];中国民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杨景;东干语借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5年
3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晓;中亚东干民间故事比较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6年
2 星雨;东干语陕西方言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孙大鹏;吉尔吉斯斯坦东干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马小鹏;去国万里音不改 离乡百年魂尚存[D];兰州大学;2007年
5 杨建军;中亚东干文学的多元文化渊源[D];兰州大学;2007年
6 胡玉芬;中亚东干人的文化适应[D];石河子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亚东干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3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