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虞美人草》中“藤尾”的形象

发布时间:2021-09-03 17:32
  夏目漱石被尊称为“国民大作家”,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虞美人草》是他放弃大学教授的职位,作为《朝日新闻》专职作家的处女作,这部作品也可以说是夏目漱石文学生涯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根据先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虞美人草》的研究大多受当时以正宗白鸟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流派评价的影响,从“劝善惩恶”,“道义小说”等方面,针对甲野藤尾的突然死亡进行分析,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也由于上述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在中国研究《虞美人草》的成果不多,而关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就更少。但是,我们知道夏目漱石的创作,大多都在深层次上反映了他对日本近代化的理解与思考,并借助自己的文学作品反映自己的观点,《虞美人草》这部作品也毫不例外。本篇论文试从日本近代化的角度出发,对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甲野藤尾的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作家对日本近现代女性的认识与思考。本论文,首先从紫色的甲野藤尾,日本的虞姬,日本的克利奥帕特拉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甲野藤尾的美人化形象;其次,分析甲野藤尾的恋爱观,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其对甲野藤尾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她恋爱观的影响,最终由她自己的恋爱观所导致的悲剧式的结尾;然后,从甲野...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虞美人草》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2.1 《虞美人草》的创作背景
    2.2 《虞美人草》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人化的“藤尾”
    3.1 紫色的“藤尾”
    3.2 日本的“虞姬”
    3.3 日本的“克利奥帕特拉”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藤尾”的恋爱观
    4.1 新女性的诞生
    4.2 纯粹的爱恋
    4.3 悲剧性的结局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藤尾”的死因探究
    5.1 漱石的自我救赎
    5.2 漱石的个人主义
    5.3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读《虞美人草》[J]. 李楠.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9)
[2]浅谈《虞美人草》的中国文学元素的运用[J]. 吴思萌.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5(09)
[3]论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的道义观[J]. 西垣勤,刘立善.  日本研究. 2008(04)
[4]论夏目漱石的新闻小说——《虞美人草》[J]. 王成.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2(03)
[5]虞美人与虞美人草[J]. 周士琦.  文史杂志. 1992(01)

硕士论文
[1]《梦十夜》第七夜浅谈—论日本在近代化成长中的缺失[D]. 王立.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
[2]论《虞美人草》的“我执”观[D]. 王娟.天津师范大学 2016
[3]『虞美人草』における藤尾の死因の再探求[D]. 杨雯雯.河北大学 2012
[4]夏目漱石《虞美人草》论[D]. 杨雅婷.苏州大学 2010
[5]论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D]. 郝杰.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81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381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f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