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创作中的梅尼普体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3 18:03
  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М.М.Бахтин,1895-1975)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ПроблемыпоэтикиДостоевского,1963)中提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形式,但这种体裁并不是前无古人的。他把体裁诗学与历史诗学的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发现,陀氏体裁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梅尼普体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得到了独特的再生和革新,他的创作带有明显的梅尼普体的特征,尤其是中短篇小说中重现和发展了这一体裁。本论文主要依据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的相关理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中的梅尼普体特征进行研究,首先对梅尼普体的形成来源及其发展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短篇小说进行分析,结合文本总结出无所不包的笑、道德心理实验、时空穿插、体裁穿插四个典型的梅尼普体特征。继而深入挖掘和发现梅尼普体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理念之间的联系,陀氏借助梅尼普体的政论性、讽刺性传达自己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性进行深邃的哲学思考。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艺术价值的整体认识,深入理解陀氏创作体裁的独特性。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巴赫金理论中的梅尼普体
    第一节 梅尼普体的形成与来源
        一、庄谐体的狂欢化内核
        二、苏格拉底对话的变体
    第二节 梅尼普体的发展
        一、梅尼普体的演变
        二、西方文学中的梅尼普体
        三、陀氏对梅尼普体的继承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陀氏中短篇小说中的梅尼普体特征
    第一节 无所不包的笑
        一、疯子、傻瓜与小丑式的笑
        二、笑的双重性
        三、笑的弱化
    第二节 道德心理实验
        一、《双重人格》:精神斗争下的分裂
        二、《温顺的女性》:死亡场景下的妄想
        三、《永久的丈夫》:背叛折磨下的扭曲
    第三节 时空穿插
        一、《豆粒》中坟墓内外的时空交错
        二、《一个荒唐人的梦》中的三重时空游历
    第四节 体裁穿插
        一、书信体裁的穿插
        二、诗体语言的穿插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陀氏中短篇小说中的梅尼普体的功能
    第一节 政论性
        一、对社会问题的深度透视
        二、对永恒问题的哲性深思
    第二节 讽刺性
        一、喜剧性反讽
        二、讽刺性摹拟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巴赫金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J]. 曾军,李维.  人文杂志. 2017(02)
[2]《大师和玛格丽特》与“梅尼普体”文学[J]. 祁琦.  外国语文研究. 2016(04)
[3]“跨文化旅行”中的巴赫金文论研究新进展——巴赫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汪磊,王加兴.  当代外国文学. 2015(02)
[4]文学批评关键词“反讽”之研究[J]. 段恺.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5]论布尔加科夫的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中的讽刺性模拟[J]. 唐逸红.  俄罗斯文艺. 2007(01)
[6]巴赫金对席勒讽刺观的继承与发展──兼及巴赫金笑论的美学史意义[J]. 曾军.  外国文学研究. 2001(03)
[7]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霍夫曼的艺术影响[J]. 冯华英.  国外文学. 2001(03)
[8]围绕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悲喜剧游戏[J]. 夏忠宪.  俄罗斯文艺. 1999(03)
[9]俄罗斯的巴赫金研究一瞥[J]. 夏忠宪.  俄罗斯文艺. 1995(04)
[10]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及其《永久的丈夫》[J]. 弗·斯·基尔波京,单景琴.  呼兰师专学报. 1995(01)

博士论文
[1]普拉东诺夫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思想与诗学研究[D]. 冯小庆.黑龙江大学 2012
[2]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D]. 宋春香.中国人民大学 2008
[3]与巴赫金对话[D]. 张素玫.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反讽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义[D]. 郑瑜.辽宁大学 2012
[2]陀思妥耶夫斯基反乌托邦思想初论[D]. 杨昇华.苏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53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453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7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