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库切“耶稣系列小说”中的身份危机与身份重构
发布时间:2021-10-25 00:36
南非裔澳大利亚著名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在世界文坛享有盛名,其丰富的创作内容、多变的文体风格为南非、澳洲乃至世界文学做出巨大贡献。在后期创作中,他惯用简单的语言、杂糅的思想刻画处于社会边缘地位、非主流文化下的人物形象。在“耶稣系列小说”——《耶稣的童年》(2013)和《耶稣的学校时光》(2016)中,他充分表达了对这一群体——“外省人”——的关注。然而,目前对该系列小说的批评研究主要从互文的角度剖析小说与其他作家或文本的内在联系,以及从伦理角度研究主人公的移民经历,鲜有学者从库切对“外省人”的关注与流散身份角度对主人公的身份问题进行考察。鉴于此,本文以主人公的流散身份为切入点,结合斯图亚特·霍尔的流散理论、伊曼努尔·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和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后世俗主义理论来分析“耶稣系列小说”中“外省人”的身份危机与身份重构,进而体现库切对伦理和宗教信仰问题的反思,揭示库切晦涩的表达背后所隐含的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本源思考。本文表明“外省人”身份危机表征下的本质是“我”如何正确应对他人与自我这两个主体,即尊重他者“他异性”的同时,还要满足自我精神性的需求。文章首先分析大卫和西蒙的流散经历,...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PROVINCIAL'S IDENTITY CRISIS
Identity Anxiety: Diaspora Experiences
Identity Crisis: Repression of the Other
CHAPTER TWO IDENTITY RECONSTRUCTION:ETHICAL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ther in Family Ethics
Respect for the Other in Social Ethics
CHAPTER THREE IDENTITY RECONSTRUCTION:SPIRITU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ELF
Against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Institutionalized Religion
For Spirituality of the Self in Secular Life
CONCLUSION
WORKS CITE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耶稣的童年》中的后现代难民书写[J]. 王腊宝,卜杭宾. 当代外国文学. 2017(04)
[2]《耶稣的童年》的非宗教解读[J]. 宋国芳. 北方文学. 2017(24)
[3]向善的朝圣——《耶稣的童年》中西蒙的伦理困境与救赎[J]. 罗昊,彭青龙.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互文性视域下库切《耶稣的童年》之人物分析[J]. 兰冬秀. 宿州学院学报. 2017(01)
[5]伦理困境:《耶稣的童年》中乌托邦社会的表征[J]. 胡忠青,蔡圣勤. 社会科学家. 2015(09)
[6]在一个怀疑的年代建构自我真实——库切近作《夏日》的叙事策略[J]. 邵凌. 国外文学. 2014(03)
[7]论库切后期小说创作的多元性书写[J]. 蔡圣勤,景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4(04)
[8]论库切小说《耶稣的童年》中的好客(英文)[J]. 王垠喆.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1)
[9]《耶稣的童年》:新移民故事[J]. 许志强. 书城. 2013(04)
[10]论库切小说中的批评及其小说批评观[J]. 秦海花. 当代外国文学. 2012(01)
硕士论文
[1]移民者的伦理困境[D]. 刘小娇.河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56309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PROVINCIAL'S IDENTITY CRISIS
Identity Anxiety: Diaspora Experiences
Identity Crisis: Repression of the Other
CHAPTER TWO IDENTITY RECONSTRUCTION:ETHICAL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ther in Family Ethics
Respect for the Other in Social Ethics
CHAPTER THREE IDENTITY RECONSTRUCTION:SPIRITU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ELF
Against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Institutionalized Religion
For Spirituality of the Self in Secular Life
CONCLUSION
WORKS CITE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耶稣的童年》中的后现代难民书写[J]. 王腊宝,卜杭宾. 当代外国文学. 2017(04)
[2]《耶稣的童年》的非宗教解读[J]. 宋国芳. 北方文学. 2017(24)
[3]向善的朝圣——《耶稣的童年》中西蒙的伦理困境与救赎[J]. 罗昊,彭青龙.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互文性视域下库切《耶稣的童年》之人物分析[J]. 兰冬秀. 宿州学院学报. 2017(01)
[5]伦理困境:《耶稣的童年》中乌托邦社会的表征[J]. 胡忠青,蔡圣勤. 社会科学家. 2015(09)
[6]在一个怀疑的年代建构自我真实——库切近作《夏日》的叙事策略[J]. 邵凌. 国外文学. 2014(03)
[7]论库切后期小说创作的多元性书写[J]. 蔡圣勤,景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4(04)
[8]论库切小说《耶稣的童年》中的好客(英文)[J]. 王垠喆. 外国文学研究. 2014(01)
[9]《耶稣的童年》:新移民故事[J]. 许志强. 书城. 2013(04)
[10]论库切小说中的批评及其小说批评观[J]. 秦海花. 当代外国文学. 2012(01)
硕士论文
[1]移民者的伦理困境[D]. 刘小娇.河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56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45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