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丽莎小说《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电影改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18:01
邝丽莎(Lisa See,1955-),当代杰出美国华裔女作家之一,其成名作《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以清末中国湖南少数民族地区为背景,讲述了两个老同姐妹百合和雪花之间跨越一生的凄美动人的姐妹情谊,展现被主流历史所遗忘的女性生存状态和民俗传统。2011年这部作品由中美联合制作搬上银屏。本文以小说《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和改编电影《雪花秘扇》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等多种方法探讨邝丽莎小说的电影改编问题,研究电影在对小说的再创作过程中实现了文本内容、叙事策略的何种转换,反思电影改编的得与失,以期深入地把握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探寻电影的改编之路。第一章结合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批评的相关理论研究小说到电影文本内容的转换。首先分析电影对小说情节的变更、变更背后的成因,并揭示变更所体现出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接下来分析电影对小说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认为电影通过现代时空以及现代女主人公的增设实现了古今女性形象的对照,在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方面有所增色;对男性形象如丈夫、父亲的塑造则出现一定的失语与矮化。然后研究电影对小说主题意蕴的改写,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小说中女性的反抗主题,却将小说中原有的老同姐妹情...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本内容的转换
第一节 电影改编对小说情节的变更
一、删减、增添和改动
二、情节变动所透出的西方中心主义
第二节 电影改编对小说人物形象的重塑
一、古今时空中主人公形象的对照
二、亲人形象的重塑
第三节 电影改编对姐妹情谊主题的改写
一、小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的“老同”情谊
二、电影:互谅互惜,共同成长的“普世”情谊
三、共通: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第二章 叙事策略的转换
第一节 从内聚焦叙事到全知叙事
一、小说的内聚焦叙事
二、电影的全知叙事
第二节 从单一线索到复线的交织
一、小说的单线叙事
二、电影的复线交叠平行叙事
第三节 从时间艺术到时空艺术
一、小说在叙事时间中展开
二、电影的交互叙事时空
第三章 电影在对小说改编中的得与失
第一节 电影改编的成功之处
一、双线叙事下主题的丰富
二、传统民俗的细致还原
三、视听语言的审慎考究
第二节 电影改编的缺失之处
一、“碎片化”的双线叙事
二、传统民俗的符号化展演
三、原声混乱与选角的失当
四、悲剧性与矛盾冲突淡化
五、情节违和阻碍主题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读《雪花秘扇》的“陈”与“新”[J]. 李大鹏,王晶红. 电影文学. 2017(06)
[2]《雪花与密扇》电影改编中的文化身份、主题选择与“期待视野”[J]. 黄秀国. 海外英语. 2016(02)
[3]《雪花秘扇》中“老同”现象及其反思[J]. 曾莹,杨向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4]《雪花秘扇》:关于女性的史诗与寓言[J]. 郑皖春. 华中人文论丛. 2013(01)
[5]解读电影《雪花秘扇》中的民俗礼仪[J]. 程燕. 电影文学. 2012(13)
[6]《雪花秘扇》中的姐妹情谊之文化解读[J]. 王雅萍. 世界文学评论. 2012(01)
[7]论《雪花秘扇》中国属性的自我表述[J]. 陈燕琼. 电影文学. 2012(09)
[8]“全球姐妹情谊”的幻与灭——《雪花秘扇》的后殖民女性主义与新历史主义解读[J]. 范若恩.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2(02)
[9]《雪花与秘扇》:一部背离“母体”的商业片[J]. 董爱华. 电影文学. 2012(04)
[10]浅析中国题材合拍片的跨文化传播及美学的困境与发展——以《雪花秘扇》为例[J]. 杨涵溪. 当代电影. 2012(01)
博士论文
[1]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 董美含.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从《雪花与秘密的扇子》看邝丽莎的文化身份构建[D]. 李珍兰.贵州大学 2017
[2]邝丽莎《雪花秘扇》文学伦理学解读[D]. 王辉.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邝丽莎小说中的华人女性形象[D]. 顾家铭.重庆师范大学 2014
[4]接合理论下《雪花秘扇》的文化解读[D]. 严文烨.中南大学 2013
[5]论邝丽莎《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中女书文化的女性意识[D]. 黄狄凤.广西师范大学 2013
[6]西方视域下的东方情结[D]. 陈柔.浙江大学 2012
[7]女书文化中的姐妹情谊[D]. 宋姗姗.首都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8597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本内容的转换
第一节 电影改编对小说情节的变更
一、删减、增添和改动
二、情节变动所透出的西方中心主义
第二节 电影改编对小说人物形象的重塑
一、古今时空中主人公形象的对照
二、亲人形象的重塑
第三节 电影改编对姐妹情谊主题的改写
一、小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的“老同”情谊
二、电影:互谅互惜,共同成长的“普世”情谊
三、共通: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第二章 叙事策略的转换
第一节 从内聚焦叙事到全知叙事
一、小说的内聚焦叙事
二、电影的全知叙事
第二节 从单一线索到复线的交织
一、小说的单线叙事
二、电影的复线交叠平行叙事
第三节 从时间艺术到时空艺术
一、小说在叙事时间中展开
二、电影的交互叙事时空
第三章 电影在对小说改编中的得与失
第一节 电影改编的成功之处
一、双线叙事下主题的丰富
二、传统民俗的细致还原
三、视听语言的审慎考究
第二节 电影改编的缺失之处
一、“碎片化”的双线叙事
二、传统民俗的符号化展演
三、原声混乱与选角的失当
四、悲剧性与矛盾冲突淡化
五、情节违和阻碍主题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读《雪花秘扇》的“陈”与“新”[J]. 李大鹏,王晶红. 电影文学. 2017(06)
[2]《雪花与密扇》电影改编中的文化身份、主题选择与“期待视野”[J]. 黄秀国. 海外英语. 2016(02)
[3]《雪花秘扇》中“老同”现象及其反思[J]. 曾莹,杨向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4]《雪花秘扇》:关于女性的史诗与寓言[J]. 郑皖春. 华中人文论丛. 2013(01)
[5]解读电影《雪花秘扇》中的民俗礼仪[J]. 程燕. 电影文学. 2012(13)
[6]《雪花秘扇》中的姐妹情谊之文化解读[J]. 王雅萍. 世界文学评论. 2012(01)
[7]论《雪花秘扇》中国属性的自我表述[J]. 陈燕琼. 电影文学. 2012(09)
[8]“全球姐妹情谊”的幻与灭——《雪花秘扇》的后殖民女性主义与新历史主义解读[J]. 范若恩.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2(02)
[9]《雪花与秘扇》:一部背离“母体”的商业片[J]. 董爱华. 电影文学. 2012(04)
[10]浅析中国题材合拍片的跨文化传播及美学的困境与发展——以《雪花秘扇》为例[J]. 杨涵溪. 当代电影. 2012(01)
博士论文
[1]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 董美含.吉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从《雪花与秘密的扇子》看邝丽莎的文化身份构建[D]. 李珍兰.贵州大学 2017
[2]邝丽莎《雪花秘扇》文学伦理学解读[D]. 王辉.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邝丽莎小说中的华人女性形象[D]. 顾家铭.重庆师范大学 2014
[4]接合理论下《雪花秘扇》的文化解读[D]. 严文烨.中南大学 2013
[5]论邝丽莎《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中女书文化的女性意识[D]. 黄狄凤.广西师范大学 2013
[6]西方视域下的东方情结[D]. 陈柔.浙江大学 2012
[7]女书文化中的姐妹情谊[D]. 宋姗姗.首都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8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468597.html